对于庄子的《逍遥游》,我原先就知道前面几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学完全篇才知道,此处的“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而“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累,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参与世间俗事,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乐趣。
有人说:平生不读《逍遥游》,纵读诗书也枉然。可以说庄子的《逍遥游》,不仅是一篇经典的哲学名作,更是一种深刻的精神理念。在那些看似荒诞无稽的言论当中,实则暗藏人生最深刻的智慧。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一直追求自由的心灵,只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想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可是人世间却如此污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理想追求《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全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 彩,文章很多地方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说理于寓言与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象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因而形象逼真,引人入胜,具有独特的风格。
庄子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它集中探讨追求绝对自由的 人生观,即“逍遥游”,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以养天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