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句毒鸡汤是这样说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努力干什么?”
似乎很有道理。
我们,还努力干什么?
02
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天和一个老师聊天时提到:“中国人总喜欢和别人比较。”
小时候,
“你看,我爸爸给我买的玩具,你有吗?”
“我妈妈从来不会打我,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进入校园,
“诶,你这次没发挥好啊,怎么比我还少2分呢!”
“哈哈,看,我又长高了,快要超过你了。”
踏进社会,
“看看XXX,名牌大学毕业的,能力就是不一样。”
“这个月奖金怎么又被他拿去了!”
国家层面,似乎也是如此。
历史课本上常见“中国的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了将近400年”之类的言论。
新闻版面上,总少不了“中国稳定发展”与“其他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看似无意的对比。
渐渐地,“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校园”、“别人家的父母”成为了网络流行语。
下至垂髫小儿,上至政府高层,无不陷入这场“对比”的狂欢之中。
03
我们习惯于透过别人口中的自己,来了解自己现在的状况如何。
我们习惯于通过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比别人成功,来体现自己的优秀和成功。
04
身处高处之人之所以“不胜寒”,往往不是因为无人陪伴,而是因为前方无人可让自己追赶。
独孤求败终其一生,达至武学的极高境界,名扬天下,却也因寻不见一个能够与其相匹的对手而留下遗憾。
05
生活中多的是一定要与他人争个高低的好强之人,大多这样的人,都会有一个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生。但我想,TA应该也会活得很累,因为害怕被超越,害怕赶不上,很容易会成为TA的生活的全部。倘若这样的人自身能力不错,我想于其而言,胜利的喜悦往往会将其无数个夜里的挣扎、愤恨给淹没,于是不过追赶的过程多艰辛,总归是“值得”的。
但如果TA身边都是“天赋型”人才,而自己又天资不足,若是无法学会放下,那么只会陷自身于茫茫苦海之中,长此以往必定走向极端,在妒海中沉沦。
06
当然,生活中极端的人不多,但曾尝过“追而不及”的苦的人不少。你和我,都曾有过,但结果不同,有时候决定着我们未来的道路的不同。
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将某个人当作自己的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TA靠近,并最终超越TA。可是啊,不要忘了,不要将榜样当成自己的目标,而要将其看作自己的动力。
榜样之所以可以称作榜样,不一定是他要比你强比你厉害,而是他的某种精神品质可以成为你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07
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向前,不是因为我们的前方还有还未超越的人。
我们之所以要不断攀高,不是因为在高处还有待我们企及的对象。
我们之所以要向前,是要求得不荒废时光、不虚度年华的那份心安。
我们之所以要攀高,是因为登高可以望远,望远可以使心胸豁达,豁达,方能使人生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