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和朋友聊孩子教育,听到了一个概念——“多元智能”,虽然不是个新提法,但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还是很陌生。我有着迫切结识的意愿,所以赶紧找了些相关书籍来阅读。读书的过程并不顺畅,由于专业性过强、理论性也不弱,啃起来很难。第一次啃书啃到想放弃又舍不得,我心里明白这是我能力不够。
为了找到一种更有效的读书方法,我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获得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我的目的就是了解多元智能是什么?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是我希望获得如何运用此理论。抱着这两个问题,我删繁就简,将霍华德·加德纳的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智能的结构》是其成名作,更多的是介绍智能是什么以及如何证明这七大智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多元智能新视野》更与时俱进,有修正、有展望,有方法、有案例……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也算是践行了一次理论结合实际吧。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指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但每种智能的强弱表现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这一理论的提出批判了单一的智能评价体系和传统认识。
八大智能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甚至是现在,大家还是会将智能和智商划上等号。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流传这样的段子:“班里成绩倒数的当了土豪老板,曾经学习优秀,考上了大学的同学最终不过为他打工!”又或者“班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基本上都不如成绩中上的孩子混的好!”……我认为大部分人讨论这种现象的出发点有问题,只看到表面,却忽视了本质。这些说法、事例恰恰反映出咱们社会流行的就是“一元评价体制”。进入社会之前,对人的好坏优劣评价只有一个——学习成绩。当这唯一的标签起作用时,家长和老师只会计算百分之几十的机率升高中,百分之几十的机率考一本,自家孩子的成绩位次,又怎会有心情有耐心地去发现其他标签呢?走入社会,成绩变为敲门砖后的无用摆设,这时个人的其他标签才会稍稍有了出头之日。所以,某个在学生时代不被看好的人突然功成名就了,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所谓的诧异是“没有慧眼识人”还是“偏见蒙蔽了眼睛”呢?
多元智能的概念让我们认识到人潜能的多维度,不再被单一标签左右未来,这是个美妙且充满希望的理论,可现实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这个理论在国外兴起,论实践成果自然也是国外教育机构更有话语权。在国外的幼儿教育中,“多元思维”的理念贯穿于“多彩光谱法”中。老师在设计好环境后,主要的任务就是是观察记录,并汇总评估,以期找出孩子几大智能中的强弱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塑造;在小学阶段采取“项目教学法”,这是目前比较流行且前卫的方式,但仍旧在摸索中。该方法的优势是孩子主导,老师只是充当“脚手架”的角色,目的是理解和活用知识,增强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力的能力……
了解完国外的情况,再转回国内。值得欣慰的是,当今国内幼儿教育无论是在理念和方式上,都有了显著进步。教育者们积极设计各种综合性的趣味课程,让孩子尝试更多的智能体验,欠缺的是没有记录反馈的环节,所以家长对孩子智能的认识和孩子的实际能力表现出现了偏差;幼童时的兴趣培养和体验在步入小学之后,情况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孩子身负的重任就变得很聚焦——唯“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独尊。
站在老师的角度,我相信每一位有师德的教师都希望发现孩子的不同优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期待个性绽放,可现实是分数排名让老师压力山大,升学率成了评判学校和老师优劣的直接依据。
站在家长的角度,每位家长都会对自家孩子产生过“天才”的错觉,及早进行兴趣培训,或许下一个神童就是他。所以,在幼儿园的前期,兴趣班很火爆。舞蹈、钢琴、跆拳道……多元智能的实践看似进展的不错,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兴趣是根据家长的意愿还是依据孩子的强势领域?很多家长说,这是孩子自己选的。这绝对是真话,因为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和跟风模仿使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站在培训机构的角度,打着“多元智能”旗帜的机构真的有能力去践行这个理念吗?我觉得未必,因为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缺乏能够判断出孩子各项智能强弱的专业老师;二是结果导向,家长要的是培训之后孩子能力提升的结果,而不是对孩子的评价结果。培训机构的主要追求是“赚钱”,他们又怎么会根据孩子的智能强弱把孩子往外推呢?
火爆的早教机构、所谓的“多元智能”实践,在面对幼小衔接时都失去了光芒,因为孩子要进入智力评估阶段了。培训班开始被追捧并将霸占绝大多数孩子长达十二年的光阴。
回看中国教育的革新之路,仅引入“多元智能”作为新课改的理论依据都已经近20年,可以分数定优劣的传统却丝毫没有被动摇的意思,甚至愈演愈烈。原因,当然大家都明白——终极人才选拔制度牢不可破。
我在刚接触“多元智能”时很兴奋,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更多的希望。但当周围的信息不断强化你好学校和大学录取的正比例关系时,当小学校长告诉你不上幼小衔接就很难适应小学快节奏时,当大家为了拿到民办校的录取通知书而辗转奔波时,我也无法淡定地看待一切,只能带着娃跟随焦虑大军奔波于各类知识型的培训班。
“多元智能”终究是一块被大家认可的美味蛋糕,只是还不知道如何下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