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孔子传 D1

读孔子传 D1

作者: 倾斜执中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23:22 被阅读0次

2022.10.26 《孔子传》分享

关于【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对于生活的启示:

常人最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但言可能有失,未必真的是恶人。所以说自己要注意,尤其是对家人,孩子,不要随意说话,语气语言,伤及家人心。

语气脸色,让人体验到对方对自己的厌烦,滋生不配得感。

但是别人说自己时,不要用来伤害自己,把别人语言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否定。进一步判断,人不行就避开,人可以就原谅偶尔的失言。

对于家人也是,不要因为一时孩子的言语,就激怒了自己。文字不能传达全部的情感内在。懂得人,更重要。

表达愤怒,不愤怒地表达,后者就是指我们的语言和脸色。否则,家人和其他人也会避开你的。

2.精神解读:一副热心肠。

贤者避世,避世而去,彻底冷了心,而孔子终身是一副激世的热心肠,他坚持不避世,他不是贤者,而是圣者。

圣在内贤之外,“内圣”于是“外王”气魄,敢于纠危于世道之中,全入当下的纷争,为正义而成。

孔子心中的精神,愿,周游列国避人而不避世。

正如你传播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引导孩子,会遇到有人反感你,会遇到你自己的懒惰模式,会遇到的孩子对你的打击,于是我们失望了,受伤了,判定不可行,于是就停下来。

停下来,你再好的思想和方法,也没有机会用。可以避开某些人,但更多的避开很多人的“这个阶段”,只需要避开人的某个阶段的状态,只要你坚持在做自己,不要与他们此刻对抗,你的“精神”的外在呈现,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他们”。

所以,不避的是那个“精神坚定”的自己,避开的是“不被人认可就痛苦”的小我,那你就永远有“世界”可以入,“全入当下,纠危于世道”。

一副热心肠,“热”在自身能量,“心肠”内有坚定的精神追求。

而坚定的精神来自哪里呢?来自蜕变于“小我”的“大我”,小我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大我”是追求“天地之心——仁德”,是一个利他的大愿,所以可以去做到“无我”,因此“耳顺”,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贤者还是想证明自己的,在乎自己的“不能成功”,而圣人已不需要证明自己,我心即证明。“如果心与身必有一伤,我选择保护我的心脏”。

相关文章

  • 读孔子传 D1

    2022.10.26 《孔子传》分享 关于【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对于生活的启示: 常人最...

  • 读《孔子传》观电影《孔子》

    昨天在樊登app随意搜索,搜到《孔子传》,时间68分钟多,应该是最近听书时间最长的一篇,不过却很有意思! 一边听书...

  • 读《孔子传》有感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三十八个字,孔子...

  • 读《孔子传》有感

    《孔子传》读后感 这个寒假期间学校共发了两本图书,我最先拜读的是鲍鹏山老师的《孔子》,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一看到“...

  • 读《孔子传》有感

    中原焦点团队初16中18王连敏坚持分享 读《孔子传》有感 最近在读鲍鹏山写的《孔子传》这本书,昨天学习第三节-...

  • 【六暑假】读钱穆先生的书《孔子传》的梳理

    读钱穆先生的书《孔子传》的梳理 张岩松 今天我为大家讲讲钱穆先生写的这本《孔子传》。 这本书讲述的是从孔子出生到孔...

  • 读《孔子传》有记

    前日读书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到凌晨1点30,10个小时读完鲍鹏山著《孔子传》,中间穿插翻阅《论语》,《孟...

  • 读钱穆《孔子传》

    在看钱穆先生的《孔子传》,一边看,就一边写一些笔记出来。久闻钱穆大名,一直没看其作品,原因是自己才疏学浅,看不懂。...

  • 读《孔子传》及其它

    两千五百年前的4月11日,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有一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他想不到,在他离去后的两千多年里,他...

  • 晨间日记

    近几天读中国名人大传——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孔子传 D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b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