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语轩
读《孔子传》及其它

读《孔子传》及其它

作者: 王同跃 | 来源:发表于2021-12-04 11:58 被阅读0次

    两千五百年前的4月11日,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有一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他想不到,在他离去后的两千多年里,他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有时被神化,有时又被妖魔化,但不可否认,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悬挂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问题的至高准则。这个人就是孔子,他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缔造者,是思想家、教育家;是圣人、也是凡人,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对我们当代人有太多的吸引力,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从凡人到圣人的?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反复阅读相关著作,对孔子其人及其思想才有了大致的理解。

              01—聆听:和孔子“初相遇”

            以前的我,跟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对孔子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中学教科书中的那几句如“学而时习之……”之类的名言当中。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在反复阅读了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相关著作之后,我对于孔子有了更多的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点开了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当时正在播放鲍鹏山所讲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通过鲍老师的讲解,我感觉孔子的故事还挺有意思,于是就连续听完了,听完以后就过去了,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隐约记得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讨论政治、周游列国的故事,好像听完以后,我在课堂上还跟学生们讲过。当然我也没有想到,几年以后,我会专心致志的研读几本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书。但这正是我在成年之后,与孔子的“初相遇”,一次感觉不错的相遇。

        02—阅读:让书中的孔子“活”起来

            故事的发展在大约在五年以后,那时候我已经来到了市里的学校,在经历了五年的教学生涯之后,我的精神陷入的严重危机。当上课已经对我构不成挑战以后,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似乎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一天一天的站在讲台上重复昨天的故事。我在很多文章中描述过我当时的心理状态,迷茫、困惑时刻在笼罩着我,我找不到职业上升的动力和路径。直到很久以后我才认识到,一个人的苦闷与困顿来自于“想的太多,读书太少”(杨绛语)。于是接下来的几年,读书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在阅读这条路上摸索前进,借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概念,这个阅读的过程是从“浪漫”到“精准”再到“综合”的过程。大概在阅读了三年之后,也就是2017年,有关孔子的书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从此,寻找孔子、试图理解孔子成了我的一项工作。从2017年到现在,我读过的讲述孔子及其思想的书已经有二十本了。回想起来,三四年来的不间断阅读,让我对孔子有了初步的理解。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孔子的书就是当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鲍鹏山老师写的《孔子传》,这本书我在三年里读了三遍,对于我这种非专业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入门书。就像鲍老师在本书的后记中写到的那样:“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孔子传》,什么是普通读者?就是非专业人士。”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大致了解了孔子一生的重要事迹,比如孔子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十七岁的孔子成了孤儿,孔子的童年时期生活是很艰辛的。再比如,孔子晚五十四岁离开鲁国,带着自己的一帮弟子在列国之间颠沛流离,风尘仆仆,危险的时候几乎被人追杀而死,困顿的时候几乎因绝粮而被饿死。这就是我们一般人所知道的圣人孔子,圣人光环的背后有着常人不知道的艰难岁月。鲍老师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在心平气和的用叙述性的语言描述孔子的一生的生命轨迹。而是在很多地方加上了自己的解读,尤其是在孔子的生命境界提升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关口,鲍老师都给予理性和激情的议论和讲解。这样的讲述方式能帮助我们普通读者理解孔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孔子是全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并非仅仅是文化学术工作者才对他有兴趣并有敬意,无数的普通人敬重他,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身世、思想、人格。这种对民族先贤的敬重、兴趣和求知欲,是一个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内在原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保持自己文化品格和道德风貌的根本保障。因此,他比学者们的专业研究更值得呵护和推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鲍老师在书中写了大量的关于孔子思想的解读。这种解读给了我这样普通读者理解孔子的一把钥匙,从而打开孔子思想的大门,走进孔子,理解孔子。在第二次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在该书的最后一页这样写到:“孔子是凡人、也是圣人,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奔走。他曾经跟我们一样,年少时生活困顿,为了生存劳苦奔波。但他与我们不同的是,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顿与磨难,他始终正道直行,初心不改,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心中的理想孜孜不倦。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守住初心,是否正道直行,是否勇敢的一条道走到黑。”

            进入我阅读视野的第二本书是李长之写的《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主要是描写性的语言,讲述了孔子的一生,没有太多的关于孔子思想的解读,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随后的时间里,我又阅读了国学大师钱穆写的《孔子传》和一本关于孔子的传记小说。这些书唤起了我对孔子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极大兴趣。在这些书中,作者们反复引用的一本古代文献就是《论语》,于是我有一种感觉,只读后世人写的孔子的传记是不够的,为了更为直接的接近、理解孔子的思想,就必需阅读古代的文献,看看孔子自己是如何说的。《论语》这本书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论语》这部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并整理编撰而成的一本书,也是我们现代人理解孔子最重要的一本书。可是《论语》使用文言文写成的,对于我这个文言文阅读水平处在高中时期的人来说,如何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心中的确没底。还好,我没有打退堂鼓,当一个人被一种事物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的时候,他会想方设法的克服一切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硬着头皮克服语言的障碍,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论语》读了三遍,基本理解了其中的大部分语句的含义,并通过这些语句,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对于想学习《论语》的初学者来说,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作者主要是对《论语》中的句子进行翻译,并对关键的字词进行注释,没有更多的发挥解读,这本书特别适合入门者学习。正是借助于这本书,我弄通了《论语》中句子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我开始阅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泽厚站在思想史、文化史和哲学史的高度,对《论语》进行解读,比如他在解读《论语》第一句话中就提出:“‘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乃是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这样的解读能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于理解《论语》大有帮助,拓展了读者的文化视野。但要理解李泽厚在《论语》解读中的一些概念和思想,仅仅阅读这一本《论语今读》是不够的。李泽厚的思想有他自己的体系,我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些题外话了,为了理解李泽厚的思想,我又阅读了他的相关著作,如《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美的历程》,可是要读懂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的相关思想,还必须具备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我这个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学过语文的人来说,想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实在是太难了。我产生了一种感觉,就是常听人说的:“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学习不是一个自我满足的过程,而是一个把自己越来越掏空的过程,自己越来越渺小,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自己知道的哪一点知识仿佛就是一滴水,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面前,自己就像一个无知的婴儿。就像牛顿所说:“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不过好在,我又没有打退堂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读中国古代思想、历史文化和哲学方面的书。如周积明写的《中华文化史》、葛兆光写的《中国思想史》、冯友兰写的《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易中天写的《易中天中华史》的先秦部分。阅读是一种充满艰辛和快乐的旅程,从陌生到熟悉,一点一点啃过这些大部头的书以后,内心深处逐渐升腾出一种强大和渺小共存的感觉。有了这些历史文化、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知识作为基础,再回过头来阅读《论语》的相关解读就容易多了。

            今年,我再一次拿起《论语译注》进行第四次阅读的时候,已经不再关注其中句子的含义以及重点词句背后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这些知识,我已经了然于心了。我主要关注的是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对当代人的影响,还有孔子的人格魅力以及我们作为当代人应该在孔子身上学到什么。就像宋代理学家程颐所说:“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李泽厚接着说:“这就是说,读《论语》应使人‘变化气质’,不只是获得知识而已。”我不知道,我这几年读了几遍《论语》,气质有没有变化,但至少还是增加一些知识的。 对于《论语》解读的较好的版本还有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钱穆的《论语新解》,钱穆在他的《论语新解》中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在很多时候能一语中的,寥寥几个字就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手里还有一套台湾大学傅佩荣写的《论语三百讲》和一本记录孔子言行和事迹的《孔子家语》,这些书我还没有开始读,也许永远不读,也许不久就会列入我的阅读计划。读书这事,是看缘分的,缘分不到,读不进去,缘分到了不读也不行。就像林语堂所说:“世上并没有人人必读的书,但有必须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必须在某一环境之中必读的书。”我在等待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出现。去年的时候 ,在第三遍读了《论语》之后,我想对《论语》进行解读,写出自己对《论语》中每一篇的理解,这项工作做了一部分(大概写了三十多篇文章)就停下了。停下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越写越觉得,我对于《论语》中的孔子的思想理解的还不透彻,才疏学浅,需要继续修炼。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阅读兴趣发生了变化,去年的时候,我的主要精力用在了阅读《红楼梦》及其相关的解读上,这又是题外话了,不必赘述。

            我在前面说过,读书一开始是没有方向性的,那是一种“浪漫”的阶段,但是读着读着,心中就有了关注的主题,这就是“精准”阶段。比如《论语》这本书包含了孔子的很多思想,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等,在最近的阅读中,我比较关注孔子的教育思想,可能这与职业有关,于是,我就再次通读《论语》,把能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语句摘录下来,经过自己的总结,写了一篇名为《孔子的教育智慧》的文章来阐发孔子的教育思想。这或许就叫做研究性阅读吧,只有经历这样经过深度加工的阅读,阅读才会对阅读者产生意义,读过的书才能融进读者的血脉之中。当然,像《论语》这样经典的书,还可以寻找多个主题,从中可以找到孔子日常生活的主题,可以找到孔子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主题等等,这样一个又一个主题的抽丝剥茧般的研究一番,孔子的形象和思想就渐渐地从书中“活”了起来。

      03—拓展:在时代和历史中看孔子

            没有人不生活在某一个时代之中,也没有人不成为历史。没有哪一种思想不受时代的局限性,也没有一种学说不会被历史检验,被历史证明或者证伪。要想理解孔子及其思想,就要弄懂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于是,我的阅读视野又一次不得不拓展,要继续读更多的书,在时代和历史中理解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大历史》这本书帮了我很大的忙,在这本书中 ,作者在讲述孔子一生的生命轨迹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作者在这本书的引言中这样写到:“本书的主人公是孔子,不专门描写春秋贵族社会、寡头政治的来龙去脉,而是从与孔子有关的角度介绍这些背景”。当然,只读这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最近几年读了一些历史书,这些历史书,对我理解孔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帮助,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所谓“开卷有益”就是如此吧,你不知道你读过的书在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帮你一把。在当时的等级社会,孔子要想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参与现实的政治。孔子把当时的时代称为“礼坏乐崩”、“君不君臣不臣”。这个时代处在大动乱的前夕,西周建立的宗法封建制度已经丧失了约束力,而新的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此时的孔子,看到贵族们之间的各种游戏,看在眼里是痛在心里,并暗下决心要“以天下为己任”,恢复周公建立的那一套礼乐文化传统,重新收拾已经膨胀的人心。孔子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在现实政治不允许的情况下,他就办私学,招收弟子,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从政”,拯救当时的社会,《论语》中有这么一则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后来,在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终于等来了做官的机会,而且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孔子从“乡长”一路飙升,做到了鲁国的“总理”。这足以看出孔子的现实从政能力,但孔子不是政客,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显达富贵而做官。孔子是有理想的政治家,他要通过做官改造社会,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文化。当现实的政治环境无法让他实现理想的时候,他毫不犹疑的辞官离去,愤然离开鲁国,开始了他人生中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年的羁旅生涯。多年前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在路上》,我特别喜欢“在路上”这个词,这个词用在孔子身上特别合适,有一句话说:“灵魂和肉体至少有一个在路上”。我们看孔子的一生,的确是一直“在路上”,年少的时候,他努力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青壮年的孔子开办私学,招收弟子,与弟子探讨人生和世界的大道,这都是“灵魂在路上”,到了晚年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奔走在中国大地上,在列国之间风尘仆仆,这是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正是这种“在路上”的境遇和感觉磨练了孔子,也成就了孔子。孔子经常梦见周公,因为他崇拜周公,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但孔子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一点上,跟孔子同时代的一个牛人就比孔子更加清醒,此人就是老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曾在年轻时到洛邑拜访过老子,这两颗智慧的头颅相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缔造者,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开创者,在中华文化形成的初期,这两位高人曾有一段相遇,怎能不让后人津津乐道。在临别的时候,老子告诉孔子说:“富贵人家要送人都是送钱。有仁爱心、慈悲心的人,送给人家一句好话。我不能够富贵,就送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老子的这段谆谆教诲,孔子一直铭记在心,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道家的影子。孔子曾跟他的弟子们说:“老子就是一条龙啊!”可见老子对于孔子的影响之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看孔子的思想,就会涉及到后人对孔子思想的评价问题,有一本书对我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这本书叫《孔子新传》,作者在讲述孔子的生平事迹之前,专门用一章讲了“如何评价孔子”。作者考察了两千多年来,后人对于孔子思想的应用改造甚至歪曲的过程。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说:“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往往取决于社会条件和政治需求。每当社会面临重大变革时,孔子及其学说总是首当其冲,被列为批判和打倒的对象。一旦变革结束社会恢复平静时,孔子便又被奉为圣人,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他的学说自然也就恢复了往日的尊严。孔子及其学说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命运就是如此:不断地被批判、否定,又不断的被尊崇、肯定。”

          04—结语:寻“孔”永远“在路上

            如果说孔子是条大河,我就是站在河边的一个无知的孩子,正在拾级而上,一步一步的追溯这条大河的源头,并在此过程中,观赏河边的风景。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一片大海,我就是站在海边遥望大海深处,并试图对深邃神秘的大海一探究竟的观察者、崇敬者。

            追寻圣人的足迹是一段艰辛而又曼妙的旅程。近四年来,在无数个晨光熹微的早晨,在无数个夜色深沉的深夜,独自一人通过文字与孔子会面。那被我翻过去的一张张书页在对我讲述着孔子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着孔子思想的千丝万缕,讲述着孔子人格的高大深沉,讲述着孔子的伟大与平凡、幽默与深刻。

            透过这一行行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孔子小时候在旷野里用石头当做礼器模仿大人行礼的一举一动;看到了十七岁的孔子在母亲去世之后,身穿丧服在季氏家门口被阳虎阻拦的无奈场景。我又仿佛看到,二十岁的孔子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掌握了“六艺”,具有了当时“士”所有的才能时的意气风发,孔子也因此得到鲁昭公的承认,在孔子的儿子出生那天,鲁昭公特地派人送来了两条大鲤鱼表示祝贺,我还看到了关于孔子的很多很多……。

            孔子走了,他离开了两千五百年,而我的寻“孔”之旅才刚刚开始。圣人已逝,但他的思想没用远去,依然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孔子。对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来讲,孔子的思想永远“在路上”,而我的寻“孔”之旅也永远“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孔子传》及其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mv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