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干冷的河流还未迎接春雨的滋润,立春前枯萎的荒草还在针扎求存。
我望着门前的那株奄奄一息地褐色小草,干枯,死寂,缺少生气。远处,冰雪覆盖的山峰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融化,聚成一条条小溪融入河流。山蛮显露出它的斑驳,我的生活或许便是如此。
初中时,我如同一颗弃子遗落在教室边缘,无论如何针扎也不能解脱这一切。
在中考的那个学期,我在这春雪融化之后看到了新生,我突然无比渴望教室窗外更辽阔的天空,又是做梦都想去看一眼这精彩纷呈的世界。
那年的梅花盛开的娇艳,即便冬天刚去也依然赏心悦目。面对即将临近的中考,我赏花的心情如同这种将谢的梅花昙花一现。
开学后我被淹没在题海,数之不尽的试卷以及各科老师孜孜不倦的絮叨令我头大无比。
对于像我这样的差生来说,考试这个词语如同逆水行舟,永远都在师长的责骂中挣扎求存。
我望向窗外叹息一声,当时梅树上的梅花已经凋谢,于一个差生来说,中考前夕的便是世界最为漫长的黑夜,在无人知晓知晓的地方,我犹如被边缘化。
父母喋喋不休,老师隔三差五的思想教育,上课于我而言等同噩梦,于是我逃避生活,躲在角落如同苟且。在他们眼中,我堕落了,但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唯有背离一途。
九年的义务教育让我感触很多,不及格贯穿学习生涯成为常态,优秀成绩则成为一种相当珍贵的奢侈品,一百分可望而不可及。
开学,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演讲座谈,是关于努力奋斗的,为了激励学生中考学校可谓大费周章。
演讲的内容很贴合我们的思想,当下我便感动得痛哭流泣,誓要痛改前非。但遗憾的是没过几天我便我行我素,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看得老师直瞪眼。
在记忆中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指着黑板问我一个方程,说此题何解?
睡梦中的被同桌叫醒,我起身答道:“呃~这个~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吾通达人情世故,不曾格物致知,故此题暂时无解。”
随后,我也无解了。
“课后罚抄一百遍!”
那个时候一种偏激的思想影响着我的行为。
原先我成绩并非很差,但随着上课内容的渐渐深奥,我人也比较懒,有时我便忍不住上课和同桌闲聊,当时那同桌也和我投机,对上课的内容也不感兴趣,于是我们二人相谈甚欢。
在老师的目光多次无果的逼视下,非常荣幸,最后我得到了全班仅此的殊荣,我与老师同坐讲台,那时心情万分激动,我真是何德何能,三生有幸啊~
现在想来只觉得难当此殊荣,实在惭愧!只是当时的我在那时来看确实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如今来说,那段如同荒草的年月成为了回忆,如小河一般淌在心里,非常的怀念。
终于,我很艰难的度过了这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总算彻底地挤入了那个“混日子”的行列。
我视时间为粪土,而时间视我为珍馐,慢慢享用。最后我还是有些遗憾,我始终是蹉跎了这段初中的最后时光。
没有后悔,有的只是略带遗憾。
或许在我空旷的精神世界里,最后留下的不过一片沙海随风而去罢了。
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逝着,生活日趋平淡,我也再无心去最求什么高中,中考试过后各科老师一路发试卷,在抱怨与混日子中我更荒废了。
父母知道我的状态,但没有逼迫和责难,他们对于我的期望从重点降到普高再到技校,最后也无奈地为我报了一所中职。
父母知道我的性格,他们希望我继续读下去,只是叛逆的我对这些都不屑一顾。
很快,中考过后我整日都呆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心系我的学习所以在很早前就为我报读了一家中职,这件事是我中考后拿到通知书知道的,我心中叹息了一声,默然接受。
自己种下的因便自己承受,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我重新开始了。
我来到这所陌生城市,南国的羊城里迎接我,于是在这做陌生的城市里,我熟悉着这里的人和事。
这天,我忘记了从前的一切,或许是无所谓,又或许是不想在面对吧。
一年后的一天,我在路上闲逛,旷野上茂盛的草丛被风吹起摇曳的身姿,远山的坡地上几株青翠欲滴山竹伫立,阳光透过白云落在我裸露的每寸肌肤。
我感叹,又是一年春天,这世界的葱茏让青春如此忘忧。
这让我想起了刚过去的冬天,没有纷飞的大雪,没有孤立的梅花,在这南国的羊城即便冬天,树木依旧翠绿。
如此,荒草的岁月静静地走了,铅华尽洗,风过无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