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说什么比“呵呵”更危险,这些新世纪社交礼仪你必须知道!

说什么比“呵呵”更危险,这些新世纪社交礼仪你必须知道!

作者: 趣呀推荐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9:52 被阅读63次

现如今要证明自己在笑,真的需要好努力喔……

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哈哈”跟“滚”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无聊”,“哈哈哈哈”代表“敷衍笑一下”。

你至少要笑到6、7个哈字才能表示是真的好笑,这变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交礼仪。

而好像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社交中,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有很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

新世纪礼仪必修课:

一、符号和叠字,用不好就成了送命题

1.如果跟你说话你回复“嗯”或者“哦”,那基本就要关掉对话框了,但如果是“嗯嗯”或“哦哦”,就感觉还会想继续聊一会天。

2.如果是比较轻松的时候,一句话的末尾可以不加句号,句号显得很生硬,可以选择用~、表情或者什么都不加来代替。

当然了也不要加太多感叹号!因为!会让人感觉!你情绪!很激动啊!害怕!!!

波折号偶尔加一下还行~也不要加太多了吧~会显得太随风飘摇了~尤其是工作的时候~如果你的下属再给你写邮件的时候一直加波折号~真的会很想打他呀~

省略号也是一样的……每句话都加的话……感觉你这个人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的……

二、给你一个尴尬又不是礼貌的结束语

1.“我去吃饭了/我去洗澡了”的意思是:这个话题聊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已经稍显尴尬了,在气氛攀登上尴尬高峰的前一刻我想刹个车,但这不代表我真的要去吃饭或洗澡喔。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下午三点跟你说我要去吃饭了的时候,请你就放我一马不要继续追问:“吃这么早呀?”可以吗?

2.去做客,别人说:“你要不要留来吃饭啊?”就暗示:我们要吃饭啦,你是不是该走了?

因为对方如果真的想留你吃晚餐,是绝不会用这个语气邀请的。

三、论如何不着痕迹地尬聊

尴尬/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发表情包就可以了。

但发表情包不一定是要跟你斗图,可能是说话题可以结束了或者我还有事儿。互发表情包几个回合,就代表聊天即将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终止~

四、初次见面,请多... ...保持距离好不啦

1.别一见面就要求加微信行吗,人家和你还不熟,更不要看着对方通过自己的好友请求啊……多尴尬啊。

还有在加别人好友的时候,别就写一个我是xxx就完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

你应该写上你是谁、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他的微信、加他的微信有什么事情。再一连串的自我介绍之后,再等着看别人是不是会同意加你为好友。

2.谁先加的微信,谁要先说第一句话,打招呼最好先自报家门。你加的我你还问我是谁,朋友,删除按钮下一秒就要按下去了啊!

五、这是网友票选最容易让人生厌的社交行为

1.想发照片或者是心情状态,能不能不要全平台同步更新???朋友圈、微博、QQ空间、INS、人人网、知乎、豆瓣哪哪都能看见你发的同一张自拍,你这是自动抓取吗?

2.不回别人微信前最好不要发朋友圈。

3.打电话两次没接就不要打第三次,看到自然会回复。

4.及时回复别人的消息,很容易拉升好感度.你看到消息并且有时间回复,就发个消息告诉对方。 如果消息来的时候你正在忙,回复个“稍等,在忙”或者“稍等,一会儿跟你说”,对方心里就安了。

如果看到消息已经是半小时或者两三个小时之后,可以回复个“不好意思,一直在忙”或者“不好意思,刚看到”,然后再根据有无时间/是否方便,决定是聊个两句还是再约时间细聊。

5.在吗?有空吗?忙吗?睡了吗?……这么大个人了有啥事儿不能直接说出来啊,说出来我才好决定我“在不在”啊。这么问真的是让人害怕,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干嘛,要问什么事。

未知的恐惧令人瑟瑟发抖QAQ。

六、答应我,微信语音功能一定一定一定要慎重使用

1.发语音时,尽量先问一句对方,方便发语音吗?

2.微信有语音聊天功能,这和打电话是一样,不要突然发过来邀请,要提前问一下别人是否方便和你语音通话、是不是有WiFi。对方按了拒绝就代表不方便,不要再打啦。


在人际交往中,“有礼貌”可能是最底线的要求了。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是所有人能够很敏感地“读懂空气”,但至少,最起码,要懂礼貌。

然而,社交方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有礼貌”的定义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以前普遍遵循的礼貌和规矩,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人添加了附加含义,而偏离原意:

比如微微一笑以表敬意,可能现在看来却十分迷幻;“呵呵”过去真的是正经笑声,现在却是嘲讽第一词汇。

另一方面,从前被认为是“没礼貌”的举动,因为时代的变化,也变得可被接受。比如聊天随时开始和结束,没有正式的招呼和再见,在微信中就是常态。

因为当今的很多交流从线下变为了线上,因此沟通中的许多非言语线索(表情、语气、肢体)就被过滤掉了,表达礼貌的态度就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产生了表情包、颜文字、去弥补那些消失的非言语线索,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礼貌。

社交工具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它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社交行为,塑造我们的个人边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不断更新着的规则和界限,而我们,需要在这些变化中彼此触碰,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相关文章

  • 说什么比“呵呵”更危险,这些新世纪社交礼仪你必须知道!

    现如今要证明自己在笑,真的需要好努力喔…… 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哈哈”跟“滚”的意思差不多,“...

  • “呵呵”不能随便说,新世纪社交礼仪你都get了吗?

    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哈哈”跟“滚”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无聊”。 你至少要笑到6、7个...

  • 不知道这些,小心被同事冷落

    职场菜鸟初来乍到,一些职场礼仪必须要知道。 首先你要明白职场礼仪的特点是简单、高效。这一点职场礼仪与社交礼仪有较大...

  • 新世纪社交礼仪----微信社交指南

    中午吃完饭回公司的路上,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发传单大叔。 以前街上遇到发传单的人都是,边把传单递到你面前,边说:“你...

  • 微信社交礼仪,这些你知道么?

    目前微信有10亿的用户量,而微信日活跃用户量达到8亿多,这数据表明微信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微信是是一种生活方式,...

  • 一个故事:续二十七

    “危险” “危险,呵呵!” “换句话说,你知道什么是危险吗?” “冒险,赌博,游戏,输掉一切!!!危险,冒险” “...

  • 非洲的上帝有特异功能

    上一篇文章《去埃塞俄比亚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发表后,很多读者私信我,觉得埃塞俄比亚危险的不值得去。其实我个人感觉...

  • 这些社交潜规则,你必须知道

    小时候,我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世界非黑即白。 长大后,即使喜欢,我们也不会再随意说出来,世界也不再非...

  • 这些礼仪,你应该知道

    服装礼仪,日本,英国,美国很严谨, TPO原则: 时间,地点,场合 男士:白天上班,穿西装领导,晚上有个宴会,直接...

  • 甚是乏累

    不学好 耍狠? 恐慌 危险重重 毫无保障 信任难建立 摧毁只需一瞬间 比狠? 更狠? 不安逸 呵呵 无聊 无趣 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什么比“呵呵”更危险,这些新世纪社交礼仪你必须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dj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