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蚊”,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蚊子吧。
春分过后,小镇的风开始暖起来,树枝抽条出新生的枝芽,草地染上了绿色的汁液。
生命都开始蓬勃起来。
春天,是一个属于恋爱季节。人们从蛰伏的冬天里走来,懵懂着青春的荷尔蒙,雄鸟们在枝头仔细的梳理羽毛,向雌鸟发出动人的邀请。
蚊子也不例外。当身负起母亲的重任后,母蚊子开始蠢蠢欲动了。
不论是对于蚊子,还是对于同样初为人母的我而言,这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死大战。
你见过用嘴抓蚊子的吗?
某个夜里,与我同睡的母亲坐起来,看着我抱着孩子喂奶,眼神里还有没睡醒的惺忪。
听见有蚊子的嗡嗡声的时候,它张着小小的翅膀盘旋在孩子的周围。或许是知道我腾不开手,小蚊子飞得很近,我几乎都快看见它嘴里那根尖利的小刺。
它在挑衅我!
还好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朝母亲低声嘀咕:“有蚊子!”母亲瞪了瞪眼睛,没看到。又使劲揉了揉,还是没看到。
嗡嗡声越发得意,准备向孩子的额头发起最后的进攻。眼看着敌人越逼越近,而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心里慌张又无力,实在没招了,撅着嘴便朝蚊子吹去。
这股不太小的风打压了蚊子的进攻。但只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母亲也加入战斗中来。只见我抱着孩子,双唇撅得老高,摇头晃脑不断地调整着作战方向,嘴里对着母亲说着“这这这!那那那!”
一通瞎指挥之后,两个人忍不住大笑起来。想想这个画面真滑稽,在看不见蚊子的母亲的眼里,我就是一个撅着嘴、脑袋晃来晃去的搞笑模样。
“嘿~叱!”母亲终于按住了蚊子,阻止了敌人的攻击,一场战斗落下了帷幕。
当然,也有避而不及的时候,遭殃的就是孩子。
虽然我也没有在蚊嘴之下得以幸存,但在我身上的小红点,远没有孩子脸上带着红晕的小鼓包看起来可怜。
或许是小宝带有天然的奶香气吧,他格外受到蚊子的青睐。这种突然的宠爱让第一次在小镇过冬的我措手不及。
母亲每每看到孩子脸上的红晕,就会恨铁不成钢地用眼神狠狠数落我。
于是,不久之后的今天,终于动身买回了蚊帐。
蚊帐是U型滑轨式的。话虽如此,但总之是没怎么见过的,对它最终的模样认知基本为0。没曾想,这一方小小的蚊帐,竟然需要父亲、母亲和我三个人接续奋战,耗费将近四个小时才理顺。
母亲感叹,外省人就是“尖”。尖,是小镇的方言,有“奸诈”的意思,更是夸赞人聪明灵巧。
在小镇人的眼里,那些外地人,都兼具“尖”的两种属性。与小镇里的人闭门造车相比,他们更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吸纳新的技术和产品,用这些“洋玩意儿”来俘获人们的心。
我喜欢蚊帐带来的安全感。
虽然是薄薄的一层纱帘,透过细密的小圆孔能看清帘外的所有景象,但就是这无大于有的帘子,以床为中心圈起一个四方的小天地,周围的空气被定义成长方形的形状,人置身其中,就像被温柔的大手包裹起来,莫名地心安。
这是这个蚊虫嗡嗡的四月里,父母送我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