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1/3

作者: lil_lin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20:45 被阅读67次

七月流火的天气,夜里睡觉已经不热了,只是暗处的蚊子,还是把女月的大腿咬了几口。

闹钟在五时一刻响起,女月翻了个身,老公在老屋守夜,房里整张床都是她的,却又贪恋不得。

大门打开又关上,那是大哥赶早出去请水。

女月起床洗漱,早粥也熬好了,嫂子也起床了,两个女人吃过早饭,便在屋里其他人均匀的呼吸声中回厨房忙开了。

五斤绿豆瓣泡了一夜,嫂子这会淘洗干净,在锅里加了水、摆上蒸屉,便铺上去蒸;又搓洗了两纸板的草鸡蛋,放锅里去煮;女月把新买来的准备祭祖的碗筷找出来,解了包装,得洗净沥干,备着今晚做用。

新碗的标签贴在碗边,或在碗底,女月边洗边撕,手摸到一个粘在碗沿,心里本不在意的,待搓开去,原来底下藏有乾坤——碗沿磕碰了一小角!

这可是祭祖用的,那日也向卖家强调了,怎的卖家还这么黑心?女月心里骂着,转念又责怪自己怎么也被这伎俩糊弄过去,又后悔没有多买两个替补、备着这种不时之需……

想着的时候,家婆买菜回来了,大姑小姑和一众小孩也起床了。

家婆买了两大袋鱼回来,嫂子叮嘱不要用刀不用开肚,只是洗净就好,也是祭祖用的。女月应好,分拨洗完,小臂长的大鱼5条,手掌大的小鱼28,各自码好。屋外又有人送来碱豆腐,嫂子接进来放盆子里,用水养着。

这时婆婆在大厅嚷嚷了起来:“哎,我忘了买猪肉!”肩上挂着毛巾来不及擦汗,就要推着门口的单车出去,被小姑拦下来。

“你老歇一下行不行,我去买。”小姑说。

“记得买五片啊,五片。”家婆追出去喊道。远处传来小姑不耐烦的应答。

这时大哥请水回来,推着他妈一起进屋,自己径直回房去补觉。

这时候绿豆也差不多蒸熟了,嫂子拿来个大铁盆装着,女月扶着铁盆,嫂子则用勺子,要把热气腾腾的绿豆瓣压成泥压成沙。

“哎,阿月你出来!”家婆在厨房外喊道。

女月应声出来,见婶婶来了,就站家婆身边。看两人的神情,就是有秘密要告诉女月。

“你过来,”家婆牵着女月站到柱子边,又朝楼上瞧一瞧,怕被大儿子听见似的。婶婶也凑了过来。

“阿月啊,我昨晚去问伯公(神明)了,他说你不用穿白裙。你和老二新婚还未满月,都不要戴孝,都不要靠近灵前,就在那里站着哈?”

家婆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眼里紧张,就怕女月说不。

“你要听你婆婆的,你大哥你大伯的都是乱说!劝劝你老公,听你姨(妈)的。”婶婶把头前倾,压低着嗓子补充道。

女月没有说不,也没有说是,就笑应着:“妈,我听大家安排。”

家婆和婶婶又叮嘱了一些,凡事女月都应是,入乡随俗,最后该怎么做就听谁争赢了的。

送家婆婶婶去厅里喝茶,女月又回去厨房帮嫂子研豆沙泥。从窗口看见,小姑提着猪肉回来了。只是小姑刚进去厅里,家婆就又吵起来了。

“我说了买五片,你看看你买了啥?”家婆声音就要哭了出来。“我都说了我去买,你不让,你看看你买了啥!”

女月随嫂子出来看,但见那塑料袋里装着五条五花肉,一边家婆指手画脚。

“怎么不对了!”小姑是个直性子的人,“肉不对了?数字不对了?别说你要五片,这里五十片都有!”

“婶婶你说,可不可以用?”小姑让婶婶评理,“不能用我立刻再去买!”

“可以用,可以用。”婶婶打圆场,又说,“既然猪肉也买了,我们这就可以去老厝(屋)做粿(面食饼食)了。”

厨房里豆沙泥研好,女月帮忙给盖上纱布,嫂子回头把碱豆腐捞出来,又提上五花肉,两人跟着婶婶出门。

村花*五色梅

女月跟过来老公的村子才几天,路不大熟。走在羊肠小道上,满路沙砾咯吱咯吱踩着响,旁边小沟里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高过膝盖,空气里混杂着鸡粪猪屎烧纸钱的味道,有户人家的狗跑了出来,好奇地瞧着路过的三个女人。

这里的屋子都差不多,老厝距离祖屋不远,远远就听见一片喧哗。

屋前一片空地,摆了两个铁皮的焚纸炉,堆了七八套木桌椅,那间屋子的门也不开在正中间,墙也不是砖砌的,而是铁皮贴的。像作坊,不像住屋,女月进去,坐实了她的猜想。

屋子全水泥地面,只被隔成两间,外头几个柜子摆满了麻衣孝服,开了几张桌子摆着供神的碗碟杯筷,两人把豆沙豆腐猪肉也放桌上。女月看这面墙上挂有一个钟,对面墙上也挂有一个钟,指着时间9:48。

十几个妇女围在地上,揉面的,和料的,做粿的,搬运的,都是自家亲戚,婶婶和嫂子给女月介绍着要怎么称呼。

婶婶又把嫂子和女月领到主事的老婶母面前,两人听她说话,这里人手够了,里头两个大铁锅都在忙着,没地方炸豆腐和灼猪肉。

嫂子提议,那我们还是拿回去煮,煮完再送上来?

老婶母说是个办法。她又跟女月确定了身份,听到刚结婚,便叫她不要再过来了,也不要再去祖屋了。女月应好。

女月和嫂子回去屋子,厅里家婆捶胸顿足嚎嚎大哭,一众小孩围着,手足无措。两人问过才知,家婆把从家公裤子掏出来的、本该分做子孙钱的几十块当买菜钱,给花了!

“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得留着啊。都给用了,这下怎么办呢?”家婆甩着泪抽泣着,大喊着:

我的老伴哟,

一生劳生劳死啊

走得那么猛,

没有享福哟

没有活多两年再死哟

没有看到两小的成家再死哟

我的老伴啊

女月与嫂子面面相觑,都安慰家婆,这事儿人人都是第一次,花了就花了,再去换一些零钱就行了。

大姑过去祖屋帮忙,小姑拖地,小孩子都出去外头抓泥玩沙,嘻哈声比房子还高,嫂子时不时要扯着嗓子,朝窗外喊一声不要跑远了。

油炸豆腐、水煮猪肉都备好了,嫂子从仓库找出扁担和竹子编的饭屉,一边放着食物,一边放着碗筷,把大姑18岁的儿子阿雄招呼进来,让他给抬过去老厝。帮忙扶出门口,嫂子又想起得捎一些毛巾过去给各位婶婶婆婆擦手擦汗,赶紧进去屋里拿来。

竹篮子

忙碌到现在已经是11点了。冰箱里没有什么菜,嫂子戴上斗笠,出门去买一些。女月留在厨房里,把早上家婆买的菜心和豆角都洗了。得拜神用的春菜,也赶紧解开草绳摊开在菜框子里,撒上一把水。

换女月扯着嗓子,朝窗外玩耍的小孩喊一声不要跑远了。她看见老公从祖屋回来了,熬的双眼通红,真是心疼。

家婆看见二儿子回来,不惦记子孙钱的事了,赶紧朝女月使眼色,女月这时候哪能说什么?才送老公进去房里补觉,外面老姑来了。

家婆见老姑来了,拉着她的手说自己的想法,无非就是老话:女月和老二新婚,女月不用穿白裙,老二不要戴孝,都不要靠近灵前,就在那里站着。老姑连声道是,两人达成统一战线。

要拜神用的春菜,老姑指点女月摘洗,准备开水,加盐焯烫,沥在一边。

嫂子也买菜回来了,老姑出去和家婆唠家常,外头又聚了几名老妇,大家嗑瓜子吃水果;这头女月和嫂子切鱼削瓜,炒菜煮汤,要赶在12点半前把十几号人的午饭做好。

男人们回来了,煮水冲茶,屋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大哥也从楼上下来。

家婆在一众妇女的举荐下站出来,有话要说。想是心里还踌躇,家婆回头寻求勇气,老姑婶婶给她支持打气。

“老大啊,老二不能去送你爹,他才刚结婚,我去问伯公说的……”

“你问的哪个伯公啊!”大哥白了一眼,不知是听多恼了,还是把起床气发了出来。

“你老二不能戴孝,阿月不能穿白裙。”

“都是自己阿爹,还有不能去拜的道理?”有位阿公帮大哥劝道。

“两人结婚都还没满月,不能靠近灵前。人死了就死了,我们生人要给生人谋福。”有位阿婆立刻反驳。

“有的人家还特地娶了媳妇回来冲喜呢!”男人中立马有人调起嗓子。

“问了伯公的,不能去拜。就出山时候跟着走一段吧。”女方不甘示弱。虽然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但有伯公加持,伯公最大,也可以跟男的耗上了。

女月和嫂子端着菜出来时候,双方舌战仍未停歇,听着有些滑稽。

“吃饭了,吃饭了。”嫂子说道。

“吃饭!”大哥不想和他姨再辩论下去,下午三点还得去祖屋祭拜呢。

家婆又把女月拉到一边:“阿月啊,你要劝劝老二,你们不能去。”一众老妇都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女月真是一脸尴尬。

“好,好,我去喊他起来吃饭。”女月借口脱身,赶紧躲进房里。

老二睡到差不多下午2点才起床,换上一身衬衫西裤,眼里还有血丝。才出房来,家婆已经坐在门口等了。其他人都过去祖屋了,婶婶来了进去厨房,去打包祭拜用的焯春菜。

“醒啦?吃饭。”家婆招呼道。见老二没有动作,她继续说:

“老二哟,阿姨我去问过伯公了,你不能去啊。”

婶婶从厨房出来,焯春菜用保鲜袋装着提在手里,她不等老二回答,抢着也说:“你要听你姨的!”

“自己阿爸死了都不能送!我还算是儿子吗?”这是什么道理!老二呛声回去,任哪个当儿子的都会涨着脸说吧。

“你不听我们的!”婶婶碰了一鼻子灰,提着春菜朝门口走去,又摞下话,你不听我们的,等着吃亏。

“老二哟哟,我是为你们好!”家婆哭丧着声音,也感觉被顶撞了。“我们生人得给生人的好啊!”

“你要听啊!”婶婶已经走到门口了,又甩着春菜回来。

“好!我不去拜!我今晚就走!”

上年纪的女人的唠叨,就像裹脚布一样又破又长。老二争论不下,看着也到3点了,那边大哥大伯也没来电话,果真不能去吗?

老二一脸疲倦,他解开衬衫上纽扣回房里躺下。家婆探头进去,看他在床上闭目,又悄悄退了出来,脸上有一丝胜利一丝欣慰。

相关文章

  • 家祭1/3

    七月流火的天气,夜里睡觉已经不热了,只是暗处的蚊子,还是把女月的大腿咬了几口。 闹钟在五时一刻响起,女月翻了个身,...

  • 家祭3/3

    凌晨6点,微光才从窗户透进,房外乒乒乓乓,各种声音互不相让。 今天是初七的大日子,女月摇了摇身边的老公:“我们需不...

  • 家祭2/3

    午后炽热的阳光把屋子包围住,女月感受着穿堂风,想象祖屋忙碌的情况。 门口有老妇徘徊,是家婆认识的,女月赶紧迎进来。...

  • 家祭

    人与人之间的接壤或许是一段旧时光,或许是两三件他乡。寻常饮水,向来是不问生死的。 当站在坟前的时候,才真的明白我们...

  • 家祭

    翩翩纸蝴蝶, 乘风上九天。 万里长征路, 无处报平安。 天明上汉口, 当街辞玉兰。 相送亦有时, 默默两无言。 几...

  • 家祭

    青烟何袅袅, 吾泪欲飞飞 眼底先人在, 纸钱将遣归。

  • 家祭

    最近朋友圈被美国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刷屏,我这颗不落伍爱看电影的心被撩起来了,但得知大概电影情节后,我又怂怂地关...

  • 家祭

    旧坟新冢凄凉地,悲风吹雨人断肠。 家祭又逢一年期,春去秋来几轮回。

  • 家祭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清明节了。清明节在我们那边又称为“鬼节”,说是这天去世的人都会来家里吃喝。我呀,还真相信,我一直...

  • 家祭

    立身春雨中,望向虎型山。 衣衫淋湿尽, 心境却了然。 淋去旧时愁, 浇灌新年愿。 此景何所故, 登山祭祖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祭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hd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