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记回归乡土

记回归乡土

作者: 清风入雪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21:56 被阅读0次

多年以前,我站在这片土地上,同长辈们一起挽着裤脚,背朝烈日,面向黄土,闹腾着一起劳作。那时候,个中作为于我而言也不过是孩童时的嬉笑玩闹。而现在,我站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在田垄间,看到的不过是田间野草丛生。往事细碎纷纷杂杂,劳动便是串联起这散沙般往事的纽带。

曾是孩童时期,常和爷爷奶奶上山下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时更迭,春来秋去,那里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入春,蒙蒙细雨中,是劳作人的身影。远处田亩中的阿伯正嘴里发声驱赶着他面前的牛,在“哞——哞——”声里,犁铧行过的土地留下一条条土壤稀松的土沟。在这头,爷爷头戴斗笠,挖坑填土,在细雨中不违农时将一粒粒谷物撒进土里。长筒雨靴沾满泥泞,沿途回家时脚下踩出的泥坑被雨水填满,这将是一段丰收旅程的开始。

至夏,被烈日普照的大地上,田亩里头戴草帽肩披长巾的农民躬耕翻土,汗滴入土,宛如画布中的点点墨迹,在黄土上编织着劳动者的画卷。入深山,同腰间系着装有砍柴刀的竹具的奶奶相伴而行,在深山的树林里听那丁丁伐木声,将地上的细枯木一一捡起并用藤蔓捆成一捆,也算是劳作了一把。天近黄昏,起身看山下村落炊烟袅袅,在声声“布谷——”中,崎岖狭窄的山路间是两人一前一后下山的身影。

入秋,稻谷金黄,硕果累累,谁当获者?举家齐下。赶在日头落山前,抄起镰刀便是一顿行云流水的动作。最是无忧少年郎,还在一旁三五成群与稻子墩中的田鼠玩闹。放下在田间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去装载那门前屋下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在一张张染上晚霞的灿烂笑脸中,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入冬,门前的积雪渐渐厚实,在冰棱绕檐的小屋里,扒开炉前烧尽的木灰,温上一壶秋末里酿好的红薯酒,听着一旁爷爷和同辈的畅谈,和奶奶坐在炉前烤着从地窖里拿出来的红薯。窗外时有细雪飘飞,寒风呼啸,好似低语“一年将结”。日月交替,循环往复,田间劳作又一年,虽辛劳,但总能在劳动中获取并享受最朴实、最本质的美好快乐。

“耕读传家久。”挥洒过劳动的汗水,体会过劳动的艰辛,懂得了收获的喜悦,才能更好地认识劳动的本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劳动的形式在改变,但其内核却是不变的。与其说我抛下了那片曾挥洒过汗水的土地,不如说是那片土地物尽其用后离开了我。用体力换来的收获,带给我精神的喜悦。和长辈们共同劳作过的一亩三分地里,我切身领悟到了要动手劳作,要积极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往后方能尝得个中百变滋味,要成为光阴中的实践者。人生在世,万事劳苦,仍要全力以赴,如此这般,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发现劳动的美好。

相关文章

  • 记回归乡土

    多年以前,我站在这片土地上,同长辈们一起挽着裤脚,背朝烈日,面向黄土,闹腾着一起劳作。那时候,个中作为于我而言也不...

  • 回归乡土社会

    回归乡土社会——读《乡土社会》有感内容提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社会学著作,浓缩了中国...

  • 诗一首|乡土

    《乡土》 诗/吾平 一间小屋,依山傍水 一亩三分,有田有土 做个乡人,守望蓝天 回归乡土,不给城市添堵 若非乡人,...

  • 优雅回归乡土

    “文化的优雅、讲究、精致必须经常回归到乡土的旺盛生命力中。”看到这句时,非常有感触,但也说不来缘由。越是有钱...

  • 快乐黔行

    贵州黔东南,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

  • 归乡言志——立一个新年的flag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也许一切只是需要归乡 我需要乡土,乡土亦是盼望我的回归 一个人流浪久了,会...

  • 黔东南|踏进这方土地,像穿越了一个时空

    贵州黔东南,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

  • 等候

    漫漫归途 从清晨到日暮 我回归乡土 寻一方等候 故道漫步 灯火如昼 人来人走 繁华依旧 ...

  • 《云乡话食》:舌尖上的老北京

    上大学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找来了邓云乡的《红楼风俗谭》和《燕京乡土记》,断断续续读过,很是被其中的乡土人文风味吸引,...

  • 乡土老师记

    青山 一到三年级在村小读复式班,四年级的时候,我到大队小学校读。 秋天开学,那一年教四年级的是刘汉儒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回归乡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ns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