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长读书会#张利锋阅读分享第149天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自从在《得到》上听到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之后,就深深的被这位前物理学家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自此就成为了万老师的粉丝。虽然听了万老师的精英日课之后并没有使我成为精英(这个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但是还是觉得听得非常过瘾,也非常愿意听万老师的精英日课。这次万老师出了新书《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我就第一时间买了,这几天刚收到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万老师在序言中写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一定能让你少一些偏见和妄念。你会更有能力做出科学的判断,你会更有办法,你会更能承担责任,你会有一个更酷的气质。”哈哈,为了这个更酷的气质,我也应该多读书。
今天看的内容并不多,就看了一节内容,主要来说说“正念自控法”。
自控,很多书都写过相关的内容,万老师认为,所谓“自控”就是能管住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而不被短期诱惑所吸引。万老师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1. 研究者角度
对于买与不买的决策上,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了人脑中两个区域,分别是“伏隔核”,主要是提供愉悦感,另一个是“岛叶”,是痛苦或不愉快的体验。在进行决定的时候,两个区域都非常活跃,但是最终决定买与不买,要看两个区域哪一个更为活跃一些。
2. 理性和感情角度
我们决策的时候通常都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比如说吃一块巧克力,吃或者不吃是两种感情,吃巧克力会让你精力更充沛是一种感情,吃多了巧克力则身体会变胖是另外一种感情。自控的关键在于调配感情,而不是调动理性。
3. 自控的机制
万老师首先用喝酒的例子反驳了“自控力是一种肌肉,越练越强”,总结出来决策其实就是一个“在争论中取胜——获得快乐奖励——自身力量更强——下次争论更容易取胜”的过程。提出了最好的自控方法就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这也正是佛学的自控法。
4. 正念自控法
最后介绍了一种亲测有效的自控的方法——正念自控法,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冥想”,可以分为四步,缩写为RAIN:
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 以旁观者的角度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 分离(non-attachment)。
最后万老师提出,其实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自控问题。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工作时爱走神,总是想去看手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分析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这样,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仅仅看了这一节的内容就受益匪浅,真的是干货满满,相信看完之后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读完这本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