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立?
我想大部分人一定都会说立不是立起来的意思吗,立不就是人。没错,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立”于我们独特的人来说,并不止于这个意思。“立”之样,是我们应然、该有的样子,是我们用尽一生去达到的境界超越。对于我,或者是今天的主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加以理解“立”。
今天,12月22日,其实是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所在的学校于三年前的冬天正式建立,学校也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日子来纪念诞生,没错,就是冬至。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一年到头)。这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如此一来,这天的黑夜最漫长,理论上的天气也最冷。同时与其对应的就是整个自然界中的凋零枯萎,空中吹着寒风,大树和草地都显得那么的无力和荒芜,茫茫荒野上不见一只动物。天也时不时阴着,时不时飘点血。肃杀之气让我们感到无比凄凉。最重要的是,太阳在南回归线停留长达三天之后会重新开始向北走,并在九九八十一天之后的立春完全回归,太阳直射点到达赤道。万物的生机会从这个过程中逐渐复苏,绿色重新充满世界,动物重新“主宰”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一个个这样的轮回,每年都在上演。真的像极了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候的状态全过程,从亢奋到遇到困难而低落,再尽其所能的破出困局,重新回归巅峰。没错这就是一个逐渐“立”的过程。每一次这样的新鲜感都会给予我们非常好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人本身时刻在绽放人性的光彩。证明了我们没有死气沉沉的陷于本能的泥潭中。像那些自然界中的小动物,他们受本能控制,本能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基本乃至全部。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仅在理性上有更多的追求和超越,同时也在人性中的0.01%的德行上大有所成。我们一步步聚成就不信目标的时候,就是在立。
其实早在2500百多年前,孔子就在自述中说过“三十️而立”。年龄可能不是那么的重要,重在于“立”。是的,外在环境可能随时都在改变,但不变的这是内在的理想和仁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种体现在我们国人上的精神永远没有断传。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再到孟子、朱熹、阳明、曾国藩,他们都在传承着一颗仁心,那颗具备创生性和博爱的人心,充分体现了人性光辉。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立,是属于他心理上、人格上真正的挺身而立。在生活各方面不一定要显现出很强的能力,但是内在的人心充满“仁”更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做到之后,才真正地算得上孤勇者。“孤”是人之为人的层层超拔,“独”是人与志与仁并肩而立。所以,我愿立起来,就像莲子到莲花那样的过程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淤泥中立成一颗莲子,在天地中立出一朵莲花,最后立天立地立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