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是谜题,直到我们从语言和行为上发现通往ta们的钥匙,才能明了ta们的言行。————爱默生
人格谜题的基本要素基本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和家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希望、恐惧和目标;每个人都要经历成功和挫败、喜悦和悲伤。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追求目标,感受生活。
“唯一性”是人格心理学的重头戏。哪些方面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哪些方面又是某一个体唯一的?
这本《人格谜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自我,了解他人的旅行,从人格特质、生物性、无意识心理和认知过程,看作者如何“解谜”人格——从发展的活生生的人身上见个体的“人格”。
怎么理解人格?
人格是是指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之下隐藏或未隐藏的心理机制。这个定义赋予了人格心理学独特的任务来解释完整的人,解释日常环境中完整的、功能性的个体(比如:妈妈看到自己的娃一边玩一边写作业火冒三丈,妈妈这个行为具有功能性,是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整体中的一部分)。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三联体——知情意的统合,即人们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为有机结合的。三者经常不一致为什么呢~~。
这本书从社会、发展、认知、临床和生物心理学中解释一个完整、真实的人。
课后思考题:
1.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我们的基因、大脑、经历限制了我们所关注一个人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我们想了解的或者是对方想让我们了解的这个人的模样~~
2.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心理科学应该寻求解答什么问题?
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作为工具为“人”所用~~
怎么办~~
3、你为什么选择本书?你希望学到什么?你期望这门课有什么用?
老师推荐~~
见自己,见他人~~
4、如果你能够选择这本书的内容,你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把书中提到的所有的理论利用,解读一个人的人格。
5、心理学教科书和课程比它们本应该的样子更让人无聊吗?如果是,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关于这样的情况能做些什么吗?应该做些什么吗?(可能“无聊”在这里只是指对一个复杂的主题进行严谨的研究。你同意吗?)
是挺无聊的。感觉有些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如果做一些什么,可不可以理论和生活联接~~。比如书中提到“心理学独特的认为是解释完整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人呢~~
6.答案和问题,哪个更重要?
问题。没有问题,哪里还有答案什么事呢~~
看完这一章,我想到了一本书《人间失格》又名为《丧失为人的资格》,没有看过这本书,只知道写完这本书以后的作者自杀了。把“人格”和“失格”放在一起,对人格的理解让我联想到有序和无序,我们生活在无序的世界里,无法控制,无力逃脱,比如“失格”;却又努力的想控制这个世界,去理解ta,去规范ta,限制关注点内容,把ta变得有序——比如“人格”,这里面有一个人的信仰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有序中“见”无序,在无序中又能“见”有序。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却又努力改变着什么~~,悲哀又充满希望的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