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课||苏轼《自评文》

日课||苏轼《自评文》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09-03 19:51 被阅读0次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文集·自评文》

斛(hu),本义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滔滔汩汩(tāo tāo gǔ gǔ),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说话连续不断。作定语、状语;多用于说话,近义词“滔滔不绝”。

这一篇或题《文说》,是东坡对自己文章的总评,也是自述其写文章的心得,虽短却精。

写文章有硬写与不得不写的区别。前者没话找话说,构思甚苦,文章一定写不好,这无须细论。后者如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所云:“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东坡自幼承他父亲的教导,二十四岁时作《南行前集序》,就说过:“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就是不为了作文章而作文章,必胸中有所蓄积,不能自已,然后发而为文。这里所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云云,正是苏老泉的议论更为形象化的表述。

通篇以水流为喻。“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即“胸中之言日益多”,必求一吐为快。于是写到淋漓酣畅处,便如水之出于平地,滔滔汩汩,顺流而下,有一日千里之势。文章亦须有曲折。东坡说:“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苏籀《栾城遗言》引)黄山谷也说:“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七引)在需要曲折尽意处,便如“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这几句原是东坡在《书蒲永升画后》一文中,用以赞美唐末名画家孙位画水用笔之“神逸”的,这里移来说明他文章的变化多姿。这个“变”,不是故意炫奇示巧,而是如顺势奔腾的流水,忽遇山石阻挡,起伏进退,转折回旋,波澜叠生,仍然不离水的本性,还更能多方面地表现水之性,即所谓“尽水之变”。在文章,也就是“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这是临文时灵感所至,笔下自然流出,不能预先规划的,所以说“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总之,写文章要有丰富的思想、生活积累,下笔时意到笔随,该写下去时便写下去,该煞住了便煞住,——“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个“行”与“止”的论点,在东坡二十六岁时应制举,进策论二十五篇的《总叙》一开头就已说到:“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而六十五岁时由海南北归,作《答谢民师书》,对谢君所作文字加以品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评谢文也是自评其文,有“金针度人”之意。时隔数十年,立意用语,依然未变,可见他一生写作实奉此为信条。

东坡平生所作各体文字,在不同时期中固有绚烂雄豪与平淡自然的风格差异,但其根本点在于“有意而言,意尽言止”。在艺术表现上,他强调“意之所到,笔力曲折,无不尽意”,并“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故乐为之而信守之。在今天看来,均为至理名言。

自古以来,凡是才高者大多气傲,李清照如此,苏东坡亦然。显而易见,苏轼的这段自评充满自得之意。但不能否定的是,并无不实之言,寥寥数语,尽显“千古第一才子”的才高和狂傲。

黄庭坚评:“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

黄锦祥评:“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刘辰翁评:“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

王士祯评:“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夏敬观评:“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后之学苏者,惟能知第二乘,未有能达上乘者,即稼轩亦然。”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相关文章

  • 睿希颖瑶三月评文总结

    自3月15日加入评文团到3月31日共评文14篇: 1.《母亲的蒸菜》(197字)已收录 2.《欢笑里的阿波尼波》(...

  • 五月评文总结

    5月18日加入理事会评文团,现在对我18日到31日评文总结如下: 评文1:躁动的青春[https://www.ji...

  • 反思

    自评: 在网课这段时间中,我认为我的状态一直是在变化的。从上次自评我说我的状态是不断变好的,但是在上次自评后的又两...

  • 观课评课|浅谈课内自读课

    观课评课|浅谈课内自读课 ——由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为例 文|张爱敏 今天,长垣市第二届中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 端午安康22078

    自5月29日疫情封控至今,我留校驻守,平常忙于巡评课,做听课笔记,一日消杀,网络打卡,朗读学习等,日更质量...

  • 对评文团工作的几个重要提示

    自3月15日理事会评文团开始工作以来,已经两周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积极工作,认真评议,有许多好的评文,总的来...

  • 一节好课的标准

    文/美峰 2019.9.15 摘自:《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观课评课的最直接目的,是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判断...

  • 2018.09.13工作日志/“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批课反思

    批课内容: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批课日期:2018年9月13日 批课时间:15分钟 批课自评: 1、板书潦草; 2、...

  • 5.3日课:“评课”

    因为提升工程,也见识过不少示范课。我有时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观点虽然不同常人,但也算不上精准。最近学习了《中国教...

  • “美”“巧”“活”“实”———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

    文/郭欣美 572 2020.8.15 摘录:《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语文教学,从观课评课的角度即可以从“先怎么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课||苏轼《自评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qn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