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课如何认识拖延战胜拖延

第二课如何认识拖延战胜拖延

作者: 演讲教练新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08:56 被阅读0次

易效能线上课第二课,学习笔记整理:

一、拖延症的症状和病因

举例:寒号鸟的故事,明日歌。

过程:有拖延人的开始工作,东搞西搞,时间流失,进入恐慌,最后哭着把事情做完。想解决问题,先看看自己当下的状态,用表格记录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看看自己拖延的状态。

危害:75%的人有时拖延,50%的人一直拖延。如果不去改善拖延,不仅是事情没做这么简单,甚至会拖延会杀死一个人。自我调节失败,会有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伴有焦虑症等。

认识:记录下来,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为了回避重要的工作,选择做其他的事情。记录自己拖延的程度。

病因:                 

一是拖延症的公式。本质是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效率=获得成功的信心,感到愉悦的程度*你有多容易分心,多久会获得回报。棉花糖实验。可能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你,很难遇到有挑战的事,或是有挑战的事总是过不去。要训练自己,人生才能更成功。

二是人生的四个维度。快乐、有意义、不快乐、无意义。快乐不快乐很重要,有意义没意义很重要。要去掉不快乐,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做不快乐有意义的事,那是很厉害的事啦。

三是本质是自控力不够。意识到以后,一开始要用意志力去改变,自控力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光自率是不够的,自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要养成习惯,如何要每天自率的管理早起,早睡,运动,如果你同时控制很多事情,你也做不好。一个坑跳过去可以,但是不停的坑让你跳,会很难。人很难集中高度做很多事情。

拖延症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为什么拖延难以解决:心理学家发现,我们人有四种自我分裂:身体和心灵,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和自动化。

不拖延与拖延症的大脑。不拖延的大脑理性决策者,拖延者的大脑及时行乐的猴子,及时行乐的猴子开始影响大脑,直到完全接管,惊异怪兽来了,最后更改决策者回归。



身体是大象,大脑是你的人。本能战胜理性的人,一般的时候过的都不太好。沟通时运用情感的元素非常好,但不能没有逻辑。

保持严谨但不失弹性,理论非常符合心理学。并不是意志力有多强,自律有多好,是没有意识到拖延带来的危害。

撕纸游戏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留给我们做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并不多,我们要关注对我们有积极影响的重要事情。不是一种病,是一种坏习惯,没有医院和医生可以冶,易效能会有速效救心丸,也有根治的方式。

二、速效救心丸:我们如何应对拖延

人的改变需要过程和时间,如果太难了会觉得很难。改变总是痛苦的,不是吃喜欢的,而吃健康的。健康的东西都不好吃,有点苦。吃吃就习惯,用意志力启动,用习惯坚持。要简化,简化到最简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专注做一件事情,就是听课,讲课,会受到很多干扰,内外部干扰,本质上要学到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法则。找有挑战的事,分解成感觉快乐的小事。

一是ABC的法则。首先,所有的事情记录下来,分为三类,做A、推迟B、记录C。A类事件是我们确定必须由自己亲自执行的重要事件,往往计划内已经安排好的;B类事件是突发的紧急状况,往往计划外;C类事件是那些对我们产生内外部干扰,却又不那么重要或紧急的事件。

首先保证A类事件执行。聚集当下完成A类事件,只要不死人、救火、就不管他。不用24小时有微信就回,有电话就接,我们完全可以推迟一些事情。A太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A,让事情变得简单,容易上手。

B推迟记录,推迟或委托。一定会遇到突发事件,必须停止手上的工作立即执行,写进B类。初期要允许B类事件发生,等时间管理能力强了以后,B类事件就会减少,甚至没有。全世界不接纳你,你自己也要接纳你,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人你,真正的你是你怎么认知你自己,要肯定身边的人,及时欣赏赞美。

C记录。不做只记录C类事件。那些干扰我们的,不用立刻处理的事情,就统统记到这里啦。不用处理,有时间集中处理。

案例:叶老师以小孩为案例,要求不高获奖不获奖没关系,去了发现这里面挺快乐的,参加比赛,每周一天时间复习,全中国个人荣誉组每一名。尝试一些不喜欢的事情,积累下来发现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得到激励就想不断的挑战自己。一开始比较有兴趣,中间有瓶径期,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成就感。

要把ABC搞清楚,首先要捍卫A,要把A变小,方法很简单,但是坚持会,会很神奇,非常棒。聚焦当下A类事件,干扰记录在C。初期允许B类事件发生,因为你的计划能力比较弱。不断持续改善提升,最终会越来发挥好。

二是ABC和255结合起来。一次只做一件事,A事件按照255进行交替,每天四个255。成功人士是先做什么,先做事再玩,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事情做好,但是可以一步一步把一件事做好。吃玩青蛙就可以玩了,这多好啊,黄色代表能量,8个就是四个小时,这就是计划,根据自己能够掌握的来,不一定非要从早起做,能量比较低的同学,每天工作四个小时,创造16倍的成效。捍卫最重要的时间和事件。

1天ABC评估。将A区内容和BC区内容进行分析,看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用五种颜色把这一天的时间实际使用的类型标注出来,这样你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自己这一天的时间分配都用了在哪里。

ABC和255搞好以后,还要把一日五色工作法搞好。使用一日五色工作法,并对时间管理管理进行评估。黑色占比大,说明今天休息过多;黄色是一整块没有被打碎,说明很好的维护了自己高能要事的时间;绿色应用了,说明不光完成了固定日程,还完成了弹性事务;将来的紧急事务会减少;白色被紧急事件使用了,说明遇到了紧急情况,你要减少它。出现了蓝色,说明不光很好地执行了自己一天的计划,还给自己留出了做反思的时间。

三是阴阳理论。人的专注力不可能长期保护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精力也会消耗。为了保持高能专注,就要应用阴阳理论,把工作和休息交替进行。

三、抗拖保健丸:拖延症反反复复好不了怎么办?

想不想长期的改变,离开了环境就不行,要养成习惯。一个人很孤独,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你该如何改变,为什么自己改变不了,为什么改变很难,为什么想到容易做到很难。要知道改变的行为科学。

咨询师发现工厂的采购顺序有问题,经常浪费资源购买手套。厂家想过很多办法,改变采购流程,分析、思考是理性脑很难改变。

咨询师把所有的手套全部收集起来,在董事会做提案,把手套放桌子上变成山,懂事会成员看见感觉好气愤,我们还是一个好公司吗,受到强烈的刺激就会改变。为什么实验印象比较深,因为里面有感受。

改变发生的顺序:分析、思考、改变比较难;看见,感觉,才能改变。人不是靠逻辑来改变的,人是靠感觉来改变的。

改变意味着行为模式的转变。成功的改变遵循同一套模式,改变的引导者必须一次完成三件事情。第一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第二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第三看似顽固抵抗,实则方向不明。

养成习惯要有七个步骤

一是找到亮点。联合国官员到越南要提升孩子的素质,发现当地孩子都是身体不好。完全可以写个报告,饮食、家庭环境等方面做出改变。但是他没有,而是拿个尺子下乡,从高的里排队,发现一个秘密,发现母亲特别会做饭,带领大家按照那样的方式做饭,最终提升了大家的营养水平。

改变必须找到亮点,找到突破口。寻找亮点也就是在问,怎么做才有用,怎样才能多做一些?不幸的是一般人会把更的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那里出了问题,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聚焦对策,把时间花在怎么解决上,要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幸的是一般人会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不能聚集问题本身,而是要聚集对策。问问自己,我花在解决负面问题上的时间和分析成功案例的时间,两者的比例是多少。失败与成功是兄弟,有失败就有成功。

骑象人如果看到事情进展顺利,就不会思考;如果事情出了差错,马上就会全身贯注,开始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问题就是答案,从问题当中寻找答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智慧。遇到困难、逆境,你才有机会进步。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事情本身,看看事情的意义和价值,要站在更高的维度,进行战略性思考,确定人生大的方向。

二是确定方向。找到亮点才能改变方向,骑像人经常会喜欢把焦点放在负面的问题上进行分析,得到一大堆不能成功的理由,这就是正确的废话。只有找到亮点,并且认真分析,才能为骑像人找到方向。

三是分解步骤。根据我们确定的方向,将如何实现目标进行分解,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进行;进展中可能会出现那些问题,遇到那些阻力,克服了一切困难就成功了。

四是降低门槛。教练是缩小改变幅度的大师,缩小幅度这是唯一能取得结果的方法。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要追求每天一点小进步,最后就会取得大成就;这是唯一能开花结果的方法,也是果实能够长久的方法。

小胜利使改变更轻松:降低问题的重要程度,这没什么大不了;减少额外需求,要做的事只有这些;提升人们自认为具备的技能水平,至少我能完成这件事。

小胜利的特点。其一,他们具有意义;其二,触手可及,如果无法两者兼得,那就优先选择后者。如果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有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小目标带来小胜利,而小胜利触发一连串积极行为的改变。

五是激励自己。改变不是源于理解,而是感觉。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用简短的电视广告来改变观众的行为,靠的不是释放信息,而是塑造一种认同感;我要是也买车宝马,就会变成这样的人。动作变小,我们完成起来就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形成增强回路。

六是他人监督。好的环境很重要。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

七是影响他人。人与人的不同,不是命不同,是你的使命不同。你这辈子到底想要做什么,只是为了享受吗,要站在人生更大的维度,去成就和帮助更多的人。

幸福方程式=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范围+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成长由纵向成长,物质走向精神,由多到少;横向成长,各种技能学习。弗洛伊德说一个正常的人该怎么做才能活的更好,爱与工作。

相关文章

  • 第二课如何认识拖延战胜拖延

    易效能线上课第二课,学习笔记整理: 一、拖延症的症状和病因 举例:寒号鸟的故事,明日歌。 过程:有拖延人的开始工作...

  • 【时间管理4日集训营】

    第二课《战胜拖延》 记录人:方杰如/易俊松 [图片] 现实中的的拖延现象如下: 拖延症的危害如下: 对策:记录每天...

  • 如何战胜拖延症

    如何战胜拖延症 音频: ...

  • 动力·早起·目标

    动力:当我因为思考如何战胜拖延而不开始行动时,这本身就是一种拖延。拖延的反面不是战拖,而是不拖:与其思考如何战胜拖...

  • 2020-07-15

    20200715第二课 叶老师带您《战胜拖延》 1.拖延症的3个病因? 寒号鸟&《明日歌》 首先要认清自己,用镜子...

  • 2020-07-15

    20200715第二课 叶老师带您《战胜拖延》 1. 拖延症的3个病因? 寒号鸟&《明日歌》 首先要认清自己,用镜...

  •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一,拖延症的有几种表现 期限拖延,自我设限,分心拖延 二,拖延症的并发症 三,如何战胜拖延症 从认知,情绪,行动几...

  • 笔记 | 《终结拖延症》

    《终结拖延症》 战胜拖延,不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认识价值观的问题 一、拖延症 1)拖延症的类型 期限型拖延症—...

  • 如何战胜拖延

    自从加入早起奇迹学院,我坚持每天6:00起床,可是我发现自己的时间依然不够用,那是因为我起的还不够早,于是...

  • 如何战胜拖延

    一、拖延的危害 1.内在危害:哪怕我们看起来再轻松,我们的内心也会因为我们的拖延而焦虑。 2.外在危害:因拖延而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课如何认识拖延战胜拖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ts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