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无处不在,往大里说,正是有了沟通,人类才得以繁衍;往小里说,您买个菜也需要沟通。所有的沟通都是有层次的,有的是层层推近,有的是越聊越远。通过这个沟通层次图,看看您和对方在哪个层次,测试一下您和TA的亲密度。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沟通五层次包括些什么,最外层是打招呼,我们每天上班上学、出门,遇见之后想说话多半都要打招呼。接着就是说事了,打完招呼能完整地说完一个事情,就是第二层。关系近一些的就会就事发表看法,想法背后是他对事件的信念系统。更进一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敞开心扉。
我们跟不同关系的人,有着不同的沟通层次。我一个局外人看:男人们一场酒局下来,基本上走了沟通五层次的全过程。刚落坐时,彼此是打招呼,接下来说说国际形式,国家大事,公司改革,然后高谈阔论一番,酒过三巡之后,还是打招呼,和刚开始的不一样了,全都是异父异母的兄弟了,还是说事,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了,夹带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和不多见的脆弱,敞开度非常大,第二天失忆的特别多,模糊记得自己多了一个失散多年的好兄弟。女人之间闺密的形成过程比男人来得温和而长久,从打招呼、八卦聊天到越谈越投机、发现越谈越同频,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闺密的标签就贴上了,两人手牵手共经风雨同见彩虹。
与和成年陌生人沟通不同的是,亲子沟通通常一开始是处于最内层——敞开心扉的层次。随着长大,陌生人是从外到内,变成朋友;孩子恰恰相反,一步步往外走。婴儿期,孩子对父母是完全敞开,360度无死角,随着长大,孩子越走越远,从“妈妈,我想你”的表达情感,到“我们老师怎么这样”发表评论,再到“爸,明天开家长会”的有事说事,孩子一步步从幼儿园走向小学、中学,上了大学就飞出了沟通层次的五个圈,相当于离家出走了。
有了这份觉察,我们可以看看和孩子的沟通在哪个圈子里。
我的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经常问我:“妈妈,你爱我吗?”,她感受不到我对她的爱,我的回答是什么呢?“我不爱你,能给你买玩具,给你洗衣服,给你报兴趣班吗?”看到了吗?她在说感受,我在说事,我们像两条平行线。我在给她苹果,给了她一车苹果,感动了自己和全世界,而她要的是香蕉。试想,一个口渴的人喝不到水,或只喝了一小口水,他会怎样,他会到处找水喝。女儿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她发现,她发烧时,平时忙碌的妈妈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事,给她喂水,给她推拿,给她讲故事,曾连续三个月,每个月她都发烧,女儿脑门上顶着退热贴,两只小胳膊,爸爸妈妈一人负责一边,小儿推拿走起,先推天河水200下,孩子看着天花板上晃动的灯影无比满足地说:“我被爱包围了。”孩子在那一刻要的不是新衣服、新玩具、好吃的,她要的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分钟高品质的陪伴。我们往往掉到事里,让孩子学习、练琴、上课,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感受。很多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但感受不到。原来爱不一定是做事和讲道理,也许只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TA:宝贝,妈妈爱你,无论发生什么,妈妈永远爱你。一个朋友的孩子发烧了,在我办公室等他妈妈来接他回家,孩子的妈妈闯进办公室时,像连珠炮式地问:“你是哪节课出来的?你背书包出来,什么意思?下午不去上学了?你记作业了吗?”我看到男孩眼神中的落寞,他难过的后面有愤怒吧,“妈妈,我发烧了,你不心疼吗?你爱我还是爱我的成绩!”
年轻人谈恋爱为什么这么亲密?您看吧,沟通多在感受层面徘徊,“想我了吗?”“想死了。”男生笑了,女生脸红了。恋爱这么让人着迷,因为彼此说的都是感受。老夫老妻呢,多半在说事,“出门倒垃圾。”“晚上加班,不回去吃饭了。”您的沟能在哪个圈圈里呢?我们可不可以往里走一走呢?记得带上你的勇气哦。有一对老夫妻,已经金婚了,有人采访他们感情甜蜜的秘密是什么,两位老人不知如何说,只是每天吃完饭,老俩口会把手搭在一起,就这样什么都不用说,看看夕阳。看到他们,我想真正的敞开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什么也不说,依然自在。
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很开心地跟我说:“孙娟,我打电话跟我爸说了。”
“说什么了?”
“我跟他说——老爸,我爱你。”
我的眼泪差点蹦出来,我知道他长年在外,住在老家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老爷子,什么反应?”
“他愣了一下,说,我也爱你。”
也许表达感受很简单,也许一句话要等一辈子,总之,看到之后请趁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