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不只是在记录,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昭君: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841天。
生活中,有人给你挖了一个坑,你会跳进去吗?
大概率回答不会,但是有时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从容了。
故事发生在1631年,一位农场主霍布森,他的马圈有很多马,他卖马比同行便宜好多钱,跟买家说想买什么马都可以,随便挑选。然而马圈出口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根本出不去。买家在里面兜兜转转,自以为做了最佳选择,领着一只不怎样的马就开开心心走了。
生活中,很多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会掉进霍布森陷阱里,从一开始人就没有选择的余地。马圈出口的大小就决定了买家选择的质量。这种所谓没有选择余地看似的选择,管理学家就把它称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生活中最经典的故事,甲问乙咱们中午吃什么饭,乙说什么都行,随便,你定吧。甲说那咱们去吃火锅吧,乙说火锅不行,太上火了。甲说那咱们去吃烧烤,乙说那太油了。甲说那咱们去吃面条,乙说面条没啥味道。甲说那你说到底吃啥,乙再次说你定吧,我随便。
看上去是让别人做选择,实际上别人真的没有太多选择的自由。家长教育孩子是同样的,比如在制定计划时,家长会说这个计划是我们共同制定的,所以要遵守。但其实在制定的过程中,大人起到了主导作用,表面上是让孩子自己定,实际上最后计划的每一条都是大人心中想要的。
职场中同理,比如领导问,你是想每天加班一个小时还是周末加班一整天?
我们习惯于在给定的范围内做选择,破局时,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个选项,跳出选择范围做出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比如我如果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效率更高,是否就可以不加班了呢?
霍布森选择效应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剥夺了我们的控制感,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己所用,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真正给别人做选择时,还是要让别人自由的发挥,我们只做观察者,不做主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