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是一种游戏,游戏的地点可能是任何地方,可以发生在家庭中、学校中、工作中、网络上;霸凌目标可以是男人、女人、学生、老师、领导、下属、甚至也可以是弱者对强者,强和弱是相对的,此一时彼一时。

从上面这个抓人眼球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霸凌者是如何实现身份大逆转的。在20年前,常某作为一个家里没钱没权的弱者,多次被初中老师踩在脚底下连踹十几脚并踹头;20年后,常某变身强者把已年近花甲骑车经过的老师拦下,一边扇老师嘴巴一边骂:“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
近来,“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必备要素”这一观点很流行,很多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防止青少年犯罪的项目都以提升学生的自尊作为基础。大多数人也都认为新闻中的常某是过分自卑,低自尊的表现,试问,低自尊真是罪魁祸首吗?
自尊=成功/抱负,降低抱负或者增加成功真的可以提高自尊吗?是的,可以提高自尊,但是这个自尊并是不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自尊。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有项研究显示,欺负他人的学生和吸毒者常常具有高自尊,所以仅仅把提高自尊作为培养和教育的目的或手段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应该提倡的培养人们的积极成就和亲社会行为,以期自尊随之而来。积极的自尊不依赖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因为他内在的安全感使得他更愿意进行积极的冒险,更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面对拒绝、失望和失败时具有复原能力。
常某的被霸凌发生在学校,20年前,常某为什么没有予以还击?这跟当时的社会文化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时候的学生哪个没被老师打过?谁会认为老师打学生犯法?如果那时候能够像现在这样对校园霸凌行为零容忍,估计常某或者当年那个初中老师都会采取另一种更被人接受的行为模式。霸凌是经常、长期造成他人的身体伤害或者心理痛苦,那折磨了常某20年之久的霸凌属于哪种类型的霸凌呢?
最常发生的霸凌类型是:
1、身体霸凌:通过打、推、踢、捏或压倒等方式,直接用武力伤害他人。
2、言语霸凌:用奚落、恐吓、侮辱、贬低、嘲笑等言语伤害他人,包括做鬼脸、翻白眼、啐唾沫等表情或动作。
3、关系霸凌:把他人排斥在团体之外,把别人当替罪羊或者故意孤立他们。
4、网络霸凌: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博、发帖等方式侮辱他人。
5、骚扰:侵犯性的,甚至可能是威胁性的行为,如跟踪、性骚扰等。
按照霸凌的定义和分类,常某曾经受了身体、言语、关系三种类型叠加的霸凌,而且这场霸凌游戏一直在常某的脑子里闪回、预演,直到2018年12月16日游戏双方互换角色粉墨登场。
相关新闻链接:男子毕业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以前咋削我的 还记不记得? https://view.inews.qq.com/w/WXN20181219000228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