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转个身看世界
忠、孝、仁、勤、廉、信

忠、孝、仁、勤、廉、信

作者: 沐白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23:18 被阅读60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臣子的哀歌,也是信仰的诠释。

    或许有人在笑这是一个臣子的愚忠,又或许是功利主义者眼中的傻子,纵有世间万人相劝,亦不改心中执拗,坚定不移地在爱国之路上前行。

    世间繁华富贵,最使人迷醉其中,不能自拔。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这花从何处来?我想这大抵源于人心中的贪欲,拒绝荣华富贵,加官进爵的权力,换来的却是功利主义者口中的一句“愚忠”罢了。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或是权力为代价来交换的,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底线、有原则的基础上,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国家,坚守做人原则,理性面对诱惑,这才是一个人格完善健全的人。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以诗明志,文臣信仰,浩然正心,或许愚忠,但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古之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底线的去获取利益,抛弃身为人最重要的底线,是对自己不忠,亦是对国家不忠,意不诚,心不正,何以修身?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百善之首,孝字当头,身为人子,应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顺父母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知行合一的去做到。

    不然纵有惊世之才却不孝顺父母亦与禽兽有何区别?孝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德行贞操的体现,身为人子最宝贵的东西。

    面对健在的父母我们应该时刻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大好时光,我们得为自己感到庆幸与满足,因为比起那些孤儿,我们至少幸福很多,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了自己的吃喝拉撒整日操劳的父母,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孝顺父母呢?

    保持自己身体健康,亦是对父母的孝顺。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子的生命源于父母,身体的每一处成长都来自父母养育自己时的心血,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这是对父母辛劳的养育之恩最基本的负责,是身为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如果对父母不孝,还拿什么来期盼我们这代人的后代孝顺自己?父母是榜样,身为人子,但终为父母,孝顺还须赤心诚意方可问心无愧。

    简单一字却汇集了儒家的思想精髓,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一字可治国,一字可齐家,一字可修身。

    国家有仁,便可国泰民安,兴邦定国。

    家族有仁,便可家庭和睦,相互扶持。

    君子有仁,便可格物致知,虚怀若谷。

    仁,不是单一理念的阐述,而是思想的力量,这种已经刻入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驱使我们如何去学会“原谅”二字,让人学会什么是爱与宽容。

    仁是中华民族软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刻的处世哲学。

    孔圣人提出:“仁者爱人”,让中华民族在那个粗鲁暴力的时代渐渐觉醒,学会仁义、礼仪,这是一个强大文明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始。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唐太宗李世民也在诗里写道,一个有智慧有内涵的人,必定怀有仁爱之心,这也侧面说明了“仁”是智慧思想的代表。

    面对冲突误解,应一笑置之,学会去原谅别人的错误,宽容待人处世,这是“仁”的核心思想之一。

    “仁”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应该值得去深究的思想,因为年少冲动,不会原谅别人的我们,更需要知道去怎样学会“仁者待人”,先辈圣贤已用千百年为人处世的经验为我们铺好了前路,这样思想值得被尊重。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而年轻的我们总是急于求成,间歇性雄心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

    三分钟热度造就了懒惰,一时的颓废造就的却是一生的后悔。

    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我们忽略了成功背后的勤奋,却一直期盼不切实际的幻想。

    汉有匡衡凿壁偷光终为当朝丞相,晋有孙康车胤映雪囊萤成就大学士,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为何寒门难出贵子?实为天道酬勤,不负有心人。

    坚决的意志与刻苦的勤奋才能造就卓绝的才华,勤,是一种自发的习惯,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一种永不言败,继续前行的思想,这思想火种几千年前就开始在先辈圣贤中燃烧,真正的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绝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一种由勤奋铸就的必然进程,我们的民族深知懒惰终究会造就族群的灭亡,所以只有不断勤奋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这也是造成古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

    感谢我们处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先辈们用鲜血、用革命给我们缔造的,他们是时代的先驱,奋起抗争,永不服输,百折不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的思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才有美好的今天。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圣人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廉”之一字的核心本质,可谓是直指厉害之处,官员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廉”与“民”可谓是息息相关,在诱惑接踵而至的官场上,眼花缭乱的利益纷纷上门,这是对“廉”的考验,心不正,则不抵诱惑,自甘堕落。

    官员自身做到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自然能服万众,所谓“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此中为官之道,先辈圣贤已在万卷书中指出明路。

    官与民,相辅相成,民众配合,官员才能顺利实施政策,可官不愿意为民办事,何来民众配合之说?这才有了民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官员管理民众,而民众也要监督官员,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监督、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仇恨,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导致社会上所谓的“仇官”的心理出现,从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官员面对利益的诱惑,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中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为民众做实事,民心之所向,自然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这是一种被动驱使转换为主动行动的态度,无论从执行效果还是民意上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认为,为官之道,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商鞅立木而信,一诺千金为民树立国之诚信,无一不是在揭示这诚信对于中国人之重要,先师孔圣有云:“言忠信,行笃敬”意为只要说话忠实诚信,做事忠厚、谨慎,即使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说明无论在在哪个地方,人们对于诚信是非常重视的。

    言必行,行必果。一个人如果不遵守承诺,随意失信于他人,那他必定会被排挤在众人之外,没有人喜欢谎话连篇的回答,不管是商人亦或者是工人,无论哪一个阶层都非常看重诚信二字,正因为彼此都互相信任,才能有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协作,所谓的口碑、名声其实拨开浅层的外表,最核心的本质就是诚信。

    人无信,则不立。这是中国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也正是因为中国有着这样的传统美德,才使每个人的失信成本变得很高,所以人在失信之前都会慎重考虑,深知轻诺必寡信,诺不轻许,成为“信”基本原则。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之所以说自己是中国人,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国家,并且高度认可它的存在,这一切,全部是基于信任展开。

    “信”是我们在平常与人交往时最宝贵的东西,因为诚信一群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走在一起建造高楼大厦、完成浩大工程、一起协作管理公司等组织,以上协作如果没有诚信、信任的存在,大规模的陌生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去完成目标。

    国家,民族,组织无一不是。

    诚信,是国家立法之本,拥有诚信的法治社会会让民众拥有安全感,也从侧面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家朝着《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臣子的哀歌,也是信仰的诠释。

    或许有人在笑这是一个臣子的愚忠,又或许是功利主义者眼中的傻子,纵有世间万人相劝,亦不改心中执拗,坚定不移地在爱国之路上前行。

    世间繁华富贵,最使人迷醉其中,不能自拔。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这花从何处来?我想这大抵源于人心中的贪欲,拒绝荣华富贵,加官进爵的权力,换来的却是功利主义者口中的一句“愚忠”罢了。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或是权力为代价来交换的,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底线、有原则的基础上,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国家,坚守做人原则,理性面对诱惑,这才是一个人格完善健全的人。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以诗明志,文臣信仰,浩然正心,或许愚忠,但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古之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底线的去获取利益,抛弃身为人最重要的底线,是对自己不忠,亦是对国家不忠,意不诚,心不正,何以修身?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百善之首,孝字当头,身为人子,应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顺父母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知行合一的去做到。

    不然纵有惊世之才却不孝顺父母亦与禽兽有何区别?孝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德行贞操的体现,身为人子最宝贵的东西。

    面对健在的父母我们应该时刻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大好时光,我们得为自己感到庆幸与满足,因为比起那些孤儿,我们至少幸福很多,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了自己的吃喝拉撒整日操劳的父母,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孝顺父母呢?

    保持自己身体健康,亦是对父母的孝顺。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子的生命源于父母,身体的每一处成长都来自父母养育自己时的心血,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这是对父母辛劳的养育之恩最基本的负责,是身为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如果对父母不孝,还拿什么来期盼我们这代人的后代孝顺自己?父母是榜样,身为人子,但终为父母,孝顺还须赤心诚意方可问心无愧。

    简单一字却汇集了儒家的思想精髓,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一字可治国,一字可齐家,一字可修身。

    国家有仁,便可国泰民安,兴邦定国。

    家族有仁,便可家庭和睦,相互扶持。

    君子有仁,便可格物致知,虚怀若谷。

    仁,不是单一理念的阐述,而是思想的力量,这种已经刻入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驱使我们如何去学会“原谅”二字,让人学会什么是爱与宽容。

    仁是中华民族软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刻的处世哲学。

    孔圣人提出:“仁者爱人”,让中华民族在那个粗鲁暴力的时代渐渐觉醒,学会仁义、礼仪,这是一个强大文明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始。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唐太宗李世民也在诗里写道,一个有智慧有内涵的人,必定怀有仁爱之心,这也侧面说明了“仁”是智慧思想的代表。

    面对冲突误解,应一笑置之,学会去原谅别人的错误,宽容待人处世,这是“仁”的核心思想之一。

    “仁”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应该值得去深究的思想,因为年少冲动,不会原谅别人的我们,更需要知道去怎样学会“仁者待人”,先辈圣贤已用千百年为人处世的经验为我们铺好了前路,这样思想值得被尊重。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而年轻的我们总是急于求成,间歇性雄心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

    三分钟热度造就了懒惰,一时的颓废造就的却是一生的后悔。

    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我们忽略了成功背后的勤奋,却一直期盼不切实际的幻想。

    汉有匡衡凿壁偷光终为当朝丞相,晋有孙康车胤映雪囊萤成就大学士,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为何寒门难出贵子?实为天道酬勤,不负有心人。

    坚决的意志与刻苦的勤奋才能造就卓绝的才华,勤,是一种自发的习惯,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一种永不言败,继续前行的思想,这思想火种几千年前就开始在先辈圣贤中燃烧,真正的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绝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一种由勤奋铸就的必然进程,我们的民族深知懒惰终究会造就族群的灭亡,所以只有不断勤奋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这也是造成古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

    感谢我们处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先辈们用鲜血、用革命给我们缔造的,他们是时代的先驱,奋起抗争,永不服输,百折不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的思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才有美好的今天。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圣人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廉”之一字的核心本质,可谓是直指厉害之处,官员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廉”与“民”可谓是息息相关,在诱惑接踵而至的官场上,眼花缭乱的利益纷纷上门,这是对“廉”的考验,心不正,则不抵诱惑,自甘堕落。

    官员自身做到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自然能服万众,所谓“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此中为官之道,先辈圣贤已在万卷书中指出明路。

    官与民,相辅相成,民众配合,官员才能顺利实施政策,可官不愿意为民办事,何来民众配合之说?这才有了民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官员管理民众,而民众也要监督官员,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监督、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仇恨,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导致社会上所谓的“仇官”的心理出现,从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官员面对利益的诱惑,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中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为民众做实事,民心之所向,自然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这是一种被动驱使转换为主动行动的态度,无论从执行效果还是民意上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认为,为官之道,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商鞅立木而信,一诺千金为民树立国之诚信,无一不是在揭示这诚信对于中国人之重要,先师孔圣有云:“言忠信,行笃敬”意为只要说话忠实诚信,做事忠厚、谨慎,即使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说明无论在在哪个地方,人们对于诚信是非常重视的。

    言必行,行必果。一个人如果不遵守承诺,随意失信于他人,那他必定会被排挤在众人之外,没有人喜欢谎话连篇的回答,不管是商人亦或者是工人,无论哪一个阶层都非常看重诚信二字,正因为彼此都互相信任,才能有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协作,所谓的口碑、名声其实拨开浅层的外表,最核心的本质就是诚信。

    人无信,则不立。这是中国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也正是因为中国有着这样的传统美德,才使每个人的失信成本变得很高,所以人在失信之前都会慎重考虑,深知轻诺必寡信,诺不轻许,成为“信”基本原则。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之所以说自己是中国人,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国家,并且高度认可它的存在,这一切,全部是基于信任展开。

    “信”是我们在平常与人交往时最宝贵的东西,因为诚信一群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走在一起建造高楼大厦、完成浩大工程、一起协作管理公司等组织,以上协作如果没有诚信、信任的存在,大规模的陌生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去完成目标。

    国家,民族,组织无一不是。

    诚信,是国家立法之本,拥有诚信的法治社会会让民众拥有安全感,也从侧面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家朝着《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忠、孝、仁、勤、廉、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c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