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复杂系统,影响成绩的变量很多,且有些因素还有实效性,一旦过了某个敏感期可能就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够追赶上去。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注重成绩。那涉及到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和意义、目标和规划、计划与清单、刻意练习与反馈、复盘与反思。
价值和意义是我们学习的首要因素,也是教师教学和激发学生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价值和意义并非自发产生,需要学习者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自己构建起来,这里用教师其实不够准确,更应该用“认知教练”这个概念,因为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把自己定义为认知教练。价值感和意义只能有学生自主构建,但教师先前的构建却是引导学生构建的关键一步,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要积极发现学习和考试的价值与意义,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在考试中学会学习、在一切需要挑战的地方学会学习……这是永没有尽头的,但也正因如此才如此迷人。价值和意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习内容对个人的重要性,要能够从长期和短期、群体和个人来做分析,比如说,努力学习的意义在于“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让班级因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好”,把具体的行为和这些较为抽象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是企业来挖掘价值和意义的话,那其实就是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告诉学生,我说的xxx要更好,就像告诉学生我们要去那个充满美好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我们想象中才存在的生活。
目标和规划是学习中执行的关键要素,学生只有很清楚每个阶段的目标,并由此作出一些简单的规划,才能在过程中不“迷路”。有目标的人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达到的位置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规划的人对如何达到下一个目标有基本的预设。目标的设定要用OKR来逐层从团队目标落实到个人目标,这里说的OKR里的O是指目标,KR是指关键结果,也就是说目标不能只有一个空空的东西,还要能将比较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相关的、有时限、可实现、具体的小目标,这里可以用SMART原则进行目标的具化。比如说,“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目标,如果把关键结果转化出来可以是“周一至周五,每天晚自习前20分钟回到教室,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并至少帮助一位同学解答问题”,也可以是“自己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年级排名进步,并带动自己的至少1位好朋友和自己一起进步”。目标是很关键的一步,它把一个模糊的方位和光亮变成更容易辨别的目的地,这样更具体的东西也更可能去达成。规划就是提前预设会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提前做好准备,备好雨伞和干粮,即使出发后遇到了困难,但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未知的恐惧而是具体克服困难的努力,这要容易很多。
计划与清单是达成目标和实现规划的基本步骤。再高的山也需要一步一步的爬,这每一步该如何迈,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计划,并把计划落实到每日任务清单中,这个过程并不会太轻松,更有可能带着重复任务的无聊与困倦在迷顿中迈着步伐。而坚持在开始一项任务或多项任务之前,对任务的难度与所需的资源和时间进行预设,并把基本步骤写下来,一步一步的去落实,一点一点的重复训练,可以让我们在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