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11:21
早上5点多就自然醒了。第一时间去看了自己的杂记,改了一下错别字,看起来舒服多了。喜欢自己虽杂但细致的记录。对别人而言可能没有用处,对自己而言就是记录下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不让自己总是一觉醒来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
看完6点半了,洗漱完做了十分钟瑜伽。悟出一个道理,就是潜意识里总是觉得没时间做瑜伽跑步,其实是因为自己把时间花在了一些无益的事情上,一旦觉得这些都是正经事儿,那那类信息以外的东西就会在潜意识里是浪费时间了。
潜意识不会骗人,也精于计算。只要自己觉得一些无益的事值得去做,有益的事自然就会下意识地舍不得花时间去做了。
我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好多时候把好奇心花在了无益而不是有益的事情上,比如无休止地去挖一些负面信息的内幕,比如看一些无聊的信息,觉得浪费一点时间无所谓。
其实这些无益的好奇心一点点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不会思考、懒得思考、低级趣味的模式,同时让自己潜意识里对一些有益的事情少了好奇心和探索心,甚至还会觉得是浪费时间。
今天终于认识到这件事,所以今天都不会再去看一些负面新闻了,相信事情总会解决的。如果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想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得把心思花在去探索有益的事情上。
02
做完下分钟瑜伽又热身了15分钟,然后去跑了15分钟。跑完听了一个有意识的书法讲座,讲的是米芾书史里的小故事。米芾是个有意思的人,好多学书的人都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书艺精湛,也因为他是个有趣的人。
我想,与其把好奇心放在一些无聊又无用的事上,还不如放在追寻这些有趣的人身上的好。以后想做些无聊的事时,先想想还有没有更有趣的事情要可以做。
比如历朝历代那么多书法家,光百科认真看一遍也要花很多时间吧,更不用说去研读他们的古藉了。看完是不是比看一些社会新闻更让人回味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945534/dec56c0b71b49fd6.png)
跑完听了半小时关于米芾的故事,听得很入迷,但听得多了大多也忘了。慢慢享受,想着别贪多才好。
回家上网买了孙过庭的《书谱》,是这个讲座里介绍的。掌握点书法理论也是需要的。有了理论的支撑,有了 对书法家人格魅力的景仰,感觉自己在书海里又游了一段,至少不会觉得乏味而上岸了。
对书法也又多了一层理解。真好,每天都进步着。觉得进步并不一定是在书法技艺上的进步,也包括在思想内涵上的进步。如果光把书法写好,对书法的历史和原理知之甚少,就会觉得书法太乏味了。
每天花1-2小时学习吧,越学越觉得有意思。
02
吃完早饭还是把卫生都搞好才写字。觉得内心清静窗明几净心里才踏实。这就是生活,我是在认认真真地生活着。真好,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低谷,终于又感觉活过来了。每天记录美好,把自己美好的生活延续下去,不要再被一些无聊的事、无聊的思想再拉到黑暗里出不来。
一早上只临了一页,写完也没什么感觉,只是在跟着那种气韵走,跟着再说吧,总有一天会有所悟的。昨天看同学写的字,发现在骨力上我比有些人强了些。这也是一大收获吧。天长日久心甘情愿地全心沉浸其中,总会有收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