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简单翻译下,说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了陈国和蔡国之间,菜汤都没得吃了,七天不见一粒米。白天坐着眯眼睡觉,颜回出去找米回来了,放锅里煮。其间孔子看见颜回用手在锅里捏了一撮米吃。饭熟了,颜回向老师孔子进食,孔子对刚才发生的事假装没看见,也不说破:刚在我睡觉梦到老祖宗了,快把干净的饭拿来先供奉祖宗。颜回说,不行啊老师,刚才做饭时有煤渣飞到锅里,饭脏了,但又不能一锅饭都丢掉,我就伸手把脏的那块米饭抓来吃了。孔子慨叹到:(本以为)眼睛可以相信,但是亲眼所见的也不可信;(本以为)自己的内心可以依靠,内心也是靠不住的。弟子们要牢记,知人不易。
庹震在《史街回响》中对此进行剖析,认为此故事是孔子和颜回这对师徒之间的一次灵魂交流,是彼此知根知底的一次检验。我觉得庹震有替孔子洗白的倾向,毕竟是孔子错怪颜回在先,而后发现事实和自己的判断不符,以一番教育说辞搪塞过去。
诸弟子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很高的,“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些评价应该是经过了长期间的观察,交往,孔子对颜回的了解逐渐进入一个深的层次,才有了这个评价。圣人尚且如此小心谨慎,凡夫俗子哪来的随意评价别人的底气和勇气呢!应该是无知,无知者无畏嘛,无知让人勇气倍增。
圣人是如何增深对一个人的了解的呢?我们再回到陈蔡煮米的故事。一开始孔子看到颜回伸手偷捞饭吃,怀疑是颜回趁自己静坐打盹的间隙偷吃,不过孔子毕竟是孔子,哪怕是自己亲眼所见,他仍然不妄下定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给真相浮出水面留出充分的时间;二是给做错事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三是避免在最后的事实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可是毕竟是亲眼所见,肯定不能置之不理不管不问,如果一个老师这样做,就是对学生的放任。但是又不能当面就问,如果问了,就显得孔子没水平,轻易错怪学生,容易引发争执和不和睦。孔子选了略带心机的一种方式,旁敲侧击。
孔子说刚才梦到祖宗,要拿干净的饭食敬祖宗。这就让颜回处于考验之下了,如果他不吭气,盛饭给孔子,对锅里抓饭的事只字不提,也没什么事,因为他并不知道孔子发现了自己锅中抓饭的举动。可是这样一来,对孔子来说,就彻底坐实了对颜回偷吃的判断,也暴露了颜回的低劣素养和品格。可是颜回是诚实的,是慈爱的,他没有用脏饭糊弄孔子,出于诚实,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更出于对老师的爱。老师用脏饭敬奉祖宗,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会遭报应,这是颜回不愿看到的。颜回的诚实,让孔子心头的疑云一扫而散。现在轮到孔子遭受内心的谴责了,他错怪了颜回。
再回到故事的最后一句,弄清楚了陈蔡煮米的真实情况后,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前半句好理解,眼见不足为信。后半句有点云里雾里,到底是要说啥?这应该是孔子自责的较狠的一句话。恃是凭借、依靠的意思,本以为内心是忠于自己的,是可以完全托付的,可以完全相信的,看来也靠不住。孔子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从颜回入学到陈蔡煮米之前,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内心里认证颜回是个好学生。可是为什么在看到颜回锅里抓饭时,还是产生了颜回偷食的想法,还是要再考验颜回。这说明孔子对颜回的信任不是绝对的,是靠不住的,当颜回的举动出现异常时,内心已有的观念或者评价立刻就发生了动摇。这跟孩子对父母对子女的爱的信任不同,小孩子深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绝对的,哪怕父母的举动有异常,那这个异常举动也是爱,不会轻易动摇对父母爱的信任。孔子对颜回的信任还没到达这个程度,所以自责。 孔子最后感慨,识人固不易。所谓评价,皆为狗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