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下)

作者: 狂爱水煮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18:38 被阅读219次

关于写作

从哪儿学?

刚刚我们说读书要读经典,其实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也是读经典。浸入式读完之后,需要跳出来学习写作手法。

1、学写人

学习如何写人,就去读人物传记,而人物传记首当其冲要读《史记》,虽然《史记》是一部史书,但除了它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之外,这部作品的文学造诣也非常之高,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一句是评价它的历史意义,后一句是评价其文学价值。我们可以从《史记》中学习司马迁高超的人物塑造的技法。

还有其它,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还有《经史百家杂钞》中的传志之属中的各个人物传记、墓志铭等,也都有着非常经典的人物刻画。

2、学写景

同理,古典文学中,也有很多经典的词赋文章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还有《经史百家杂钞》中的词赋之属,各类记、赋等等。

3、学论述

古典作品中,有大量有议理论述的文章,比如韩愈的五原,《师说》,《杂说四首》,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诸葛亮的《出师表》,还有诸子百家各类作品中,也都是非常经典的论述文章。

学什么?

1、人物塑造

从传记的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学到:

1)找准人物特点,选取关键事件

事件,是表现人物最好的载体。

首先,在脑海中去回忆这个人物,收集他的事件。思考,什么样的事件最能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同时,人物都是多面的,因此要选取多个事件,用以展现人物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有突出。

例如:《项羽本纪》是史记中非常精彩的一篇人物传记,从项羽白手起家、楚军崛起、一举灭秦,鸿门宴错失良机,到后来众叛亲离,楚汉之争,自刎于乌江。整篇项羽本纪读起来气势恢宏,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

司马迁在刻画项羽这个人物时,一方面肯定了项羽的光辉业绩、英雄气概,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项羽的一些大的失误以及不得民心。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和谐有序地统一在这一本纪之中,对于项羽,不乏批评,同时又令人扼腕叹惜。

2)对比、烘托、借他人之口

如果说事件是人物塑造的主料,那么,对比、烘托、借他人之口的评价,则是辅料,让这篇人物传记品尝起来更加有风味。

例如:《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为纪念好友柳宗元所写的墓志铭。其中,就运用了多种手法。文章中,作者用多个段落分别叙述了柳宗元的世族、生平、交友为人、政绩、文学造诣。

“以柳易播”之事,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柳宗元高尚的人品;

用“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侧面烘托了柳宗元的文学修养;

而在柳州从政,“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反映了他治政之才能。

3)符合人物的语言、动作

比如《柳子厚墓志铭》中,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一个“泣”字,一句话,把柳宗元对待友人那种情、义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说《项羽本纪》,项羽年少时,看到秦始皇游历,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项羽任鲁公时,有一段写道: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项羽被围困,四面楚歌之时,是: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不同阶段的项羽,其言行也有不同。

关于人物塑造,也可参考阅读之前的一篇文章《读经典学写作:《史记·魏公子列传》》

2、写景及抒情

从词赋的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1)由物及人,由实到虚的,具有结构化的、层层推进的写景手法。如《醉翁亭记》、《阿房宫赋》

2)排比、对比的方法。如《岳阳楼记》、《秋声赋》

3)画龙点睛的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之法。几乎每一篇都是如此。

此处,可参考阅读之前的一篇文章《词赋之属读后小记》

还有像《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另一种类型的抒情文章,更多以纪念为主,比如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要把情感融入在叙述中,通过写事、写物,传递情感,寄寓理想。

3、议理论述

从论著的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1)比兴的手法。借古讽今、借事说理。如《杂说四首》、《捕蛇者说》、以及孟子各章。

2)夹叙夹议、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的论述方法。具体的结构详见下方。

4、文章结构

先生谈到,很多经典作品的文章结构都各有一套,种类很多,因此单独列出一个条目来谈。

1)三角结构

三角结构是最为常见的论述文结构,又有正三角、倒三角、菱形三种结构,即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正三角,是先抛出论点,然后再说论据;倒三角,是先说事例,再总结为一个观点;而总分总则是,先抛出论点,再举例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再以总结收尾。

由三角结构还可以引申出“九齿钉耙”和“太阳型”。

九齿钉耙上的小齿钉就是一个一个并列的小观点,而把那几个小齿连起来的杆就是最后的总结。

太阳型代表的是一种发散性的文章结构,太阳的中心是一个大的主旨,而由太阳发射出的光线,则是这个大主旨之下的每一个小的观点。

像韩愈的《师说》就属于这类结构。

2)黄河入海

我个人特别喜欢读这种结构的文章。黄河入海代表的是一种渐入佳镜,逐渐深入的写作模型。从涓涓细流处入手,一点一点深入,最后奔腾入海。一步一步,引人入胜。

像苏轼的《前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属于这类结构。

3)楼梯型

楼梯型和黄河入海型有类似之处,都是一层一层深入。但楼梯型的结构要更为分明。下一层铺垫上一层。一层一层直达最后的观点。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属这一类型。

4)“互”字型

“互”字型这种比较有趣,上下各一横,代表着想表达的观点和最后的总结;而中间的两个相反的折线,代表着,用一正一反两件事,或两种感受,或两种现象,通过对比,更好的突出结论。

比如韩愈的《原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如何学?

学以致用硬道理,刻意练习有必要。

我们读了、理解了、思考了、分析了,之后,还要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否则,光学不用,也是白搭。

先生的作业系统这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读完了立马写作业。

同时,可以去做一些扩写、缩写、改写的练习,多种方法去练习。

练习的方法有很多:

1、扩写

比如,将一首诗扩写成一篇散文或小说。可以练习领悟力、想象力、发散思维。

2、缩写

比如,将一篇文章缩写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不遗漏关键情节。可以练习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长话短说的能力。

3、改写

改写一部经典小说中的某一片段,或侧重心理描写、或侧重情节设计。可以练习自己跳出日常框架,还可以写完后和原文对比,来看自己差在哪里。

4、同类型写作

当我们刚刚集中读完某一类似的文章之后,可以试着自己去写一篇同类似的文章。比如,刚刚读完《史记》,我们可以也写一篇人物传记;刚读完论述之属,我们可以也写一篇议论文。写的时候,最好刻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写什么?

以上总结的都是术的部分,其实学习写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道的部分,那就是——找到自己,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去看谈写作的纸上电台,彼岸小吾的那一期。

的确,找到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找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如果找不到自己,不仅写作之路会无法顺利走完,连人生都会陷入迷茫之中。

我想,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正视自己内心的感受,看清楚自己,再接纳自己的全部,无论是那个好的自己,还是不好的自己,都是我的一部分。其实写作,也是一个找自己的好方法。写日记,那种不公开的日记,可以完全敞开自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写下来。会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内心。

通过不断的尝试,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坚持去写。写作不要太功利,单纯为钱而写,或为名而写,终不会长久。去写自己真正想要写的东西吧,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的打动读者,内心有物,才能言之有物。

相关文章

  • 读书与写作(下)

    关于写作 从哪儿学? 刚刚我们说读书要读经典,其实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也是读经典。浸入式读完之后,需要跳出来学习写...

  • 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祈祷与念经 跑步 读书与写作

  • 读书与写作

    人生就两件事,读书与写作。读书、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源于读书,读书促进写作,二者缺一不可。 读书 有一学生请国...

  • 【连载】读写孪生—— 不写作焉能读书?

    今天我们来谈谈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本文为《嘻哈写作课》21天连载的第5课。 1.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写孪生 读书写...

  • 简年14:敢不敢把一本书读100遍?

    读书与写作,相辅相成。理论上,读书越多,写作就会越好。写作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读书的内容。 所以,为了提高写作水平,...

  • #2018.4.11#每日一问#小汤圆 D1#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关于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我的基本观点是:读书为写作提供素材来源和原创思考,写作倒逼提升读书的效率,但除了读书,生活、...

  • 迈向优秀的途径

    写作与读书关系非常大。善于写作的人首先善于读书,热爱读书。而不善于写作的人,基本上对书没有多少兴趣。 读书的最佳年...

  • 习惯狐独

    年少孤独似乎与生俱来 因为孤独,所以习惯读书写作 读书,与有趣的灵魂相遇 写作,与世界寻求一种联结 此生,与文字有...

  • 写作心路干货3900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您,陪您阅读与写作365

    01 带领读书与写作的初衷 想着带领读书与写作,是因为我一直喜爱读书,读了书没有写点东西,心里就会痒痒的,哪怕夜里...

  • 我关于读书与写作的一些困惑

    关于读书与写作,普遍的说法都是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光读书不行,因为没有输出,读了记不住用不到;光写作不行,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写作(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iv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