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我没读过几本书,写的作品很烂;有幸进入“文渊初探”,遇上一位好老师,同一帮高水平的同学一起求学,不思进取,水平低下,拖班级后腿,实感惭愧。
实事求是的讲,自进入班级以来,我没有完完整整地看完老师要求的一本书,没有高效快速地补完之前落下的古典文学作业,所以对于文渊第一阶段的阅读写作总结笔试,我恐是要垫底了。
阅读和写作,前者是输入,后者是输出。高质量的输入和输出,情怀必不可少。
有人可能会问:阅读写作避开方法不谈,谈情怀岂不是很虚?
我认为,阅读写作,方法技巧可以复制,唯有情怀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精神寄托,是阅读和写作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是独一无二的,别人谁也拿不走。
阅读中代入情怀
1
角色情怀代入。
我在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的时候,我经常会提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写?这个角色为什么会是反面的?如果主人公是我,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当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将自己代入角色中,试着理解和感受。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老师要求我们读了《孟尝君列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试着去理解孟尝君,发现他也很可怜,童年缺乏父母的陪伴,使他养成敏感、任性、自私、暴躁的性格。
这使我想到自己,我的童年也缺少父母的陪伴,长大后常常缺乏安全感,敏感、自私、任性、脾气暴躁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我将自己想象成孟尝君,如果我是他,面对他所做的那些事,我会和他一样吗?经过角色代入,再做一番对比比较,我和他性格上有些许相像,但在处事风格上,我选择善良,我选择做一个问心无愧、堂堂正正的君子。
可能我们之间隔着几千年,生存的环境大不相同,如果我生在那样的时代,如果我是孟尝君,我估计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读了孟尝君,我没有恨他、讨厌他,反而比较同情可怜他。
2
个性情怀代入。
读一本书,切忌走马观花,也不能人云亦云。对于一本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过的书,自己要有和别人不同的见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或一个故事里,作者可能不止表达一个观点或者情感,就看自己想从哪个角度切入理解。
我虽然读书不多,但我每读一本书,都喜欢从中吸收我想要的那部分东西,然后再将它梳理总结,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或情绪情感。通俗来讲,即:这本书即便是出自他人之手,我也不会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完全当成是我自己的,我要通过我的阅读理解,结合我自身实际,挖掘出一些属于我所领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来。
比如,读中国古典文学,从政者读其中的官场之道;史学家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而写作者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和积累案例。读者各取所需,将书本中的精华最终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一个写作者拼命去学习其中的官场之道、勾心斗角,那么还是去从政好了,写作不适合你。
关于阅读的“个性情怀”,我举一个自己的阅读案例:最近我在读一本藏传佛教类的书——《西藏生死书》,作者锁甲仁波切生于西藏,被上师认出是拖顿.索甲(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蒋扬钦哲的上师)的转世。他1971年至英国剑桥大学专修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扬佛法。本书主要写生与死,以及死后的转世轮回。
原本这是一本佛教书,我作为伊斯兰教的忠实信仰者,读它于我好像也无什么重要意义,其实不然。选择这本书,有几个理由:一是书确实写的不错,作者的思路清晰、功底扎实;二是本书不但是一本宗教书,也是一本哲学书;三是本书讲的关于生死、行善积德、修福报,能引起我深入的思考和反省,通过取佛教其精华的部分,来使我对于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四是行文架构和写作手法,作者极其朴实和哲理性的语言,值得我学习。
那么,回到个性情怀上,我读这本书,我的个性情怀是什么?
就如之前所提,我信仰伊斯兰教,选择一本佛教书来读,我不是在学习其中的教义,而是学习作者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以及一些正人品行,教人行善积德的准则。
我是站在伊斯兰教信仰的高度,去品读藏传佛教的书。取精华,去糟粕!这,就是我对于本书的个性情怀。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发现今日的人们被教育要否定死亡,认为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毁灭和失去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活在死亡的恐惧中,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还有一段:“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当然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宗教的教义,现代社会仍是一片精神沙漠,大多数人认为这一生仅止于此,对于来世没有真正或真诚的信仰,因此大多数人的生活缺乏任何究竟的意义。”
对于这两段话,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1)我们要正视生死。活着的时候走正道,多行善,多积德,多尽孝,死时才不会留有遗憾。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恐惧它没有用,避而不谈死亡,死亡还是在每时每刻进行,并且无处不在。(2)现代很多人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意味着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没有一颗敬畏之心。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却贫穷的可怕,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去藏族民俗村做客,一位卓玛告诉我:藏族人一天24小时都不锁门,即使家里空无一人,他们也会开着门,一来是为朝拜经过家门口的同胞留一扇门,让他们能进到自己家里,喝一杯酥油茶,躺在沙发上好好睡一觉;二来家里的珠宝首饰很多,根本不需要担心被偷,因为他们都有信仰,知道做了坏事不会有好报应。那么反过来,说到我们所生活的鱼龙混杂的城市,试问谁敢出门不上锁?
伊斯兰教也要求信奉者行善、走正道、不做小人之事。比如我经常给路边乞讨的乞丐施舍钱财,掌心向上,是乞讨,掌心向下,是施舍,是行善。只要是有人伸出手向我要,我希望我能做到不拒绝。
活着都不容易,选择善良的活着更不容易。我希望我自己在活着的时候活的精彩,死时,也不要留有任何遗憾。
这就是我对于读《西藏生死书》所怀有的部分个性情怀。
写作中代入情怀
关于写作情怀,前段时间在班级里做分享的时候提过了,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
什么是写作?我认为,写作是用笔将个人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简单总结几个字,就是我笔写我心。
一篇没有情怀的文章,犹如一副没有灵魂的皮囊。
关于写作,我结合自身经验简单总结以下几点:
1、个人情绪情感。这点要根据文章体裁而定,不同的体裁,情绪情感表达的程度可以不一样,有些体裁也可以没有情绪情感的表达。
2、思想观点。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都要做到观点鲜明,否则读者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就连一首小诗都有作者的思想观点在里面,更何况小说、散文或者种种体裁的呢?
3、从最熟悉的素材写起。想写但写的不好,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达,时常觉得下笔好难,那就先从自己和自己身边写起。毕竟,我们最了解的还是自己或是周围环境。比如像我,通常会因为写东西犯难,既然水平有限,那我就写写自己或者身边元素吧。
4、阅读数量决定写作质量,阅读悟性决定写作高度。我想着重说下这一点。
很多人总是苦恼自己的写作水平提不上去,其实并不是没有素材可写,而是阅读量不够。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大致了解到,一个专业作家一年的阅读量在100本左右,分摊到月,每月读8到9本左右。长期保持这样的阅读量,写作水平想不提高都难。所以,阅读数量和写作质量成正比,这点毋庸置疑。经过阶段学习,我发现自己与同学存在很大差距,我明白这种差距完全是我没好好阅读的结果。所以自己作品写的烂,不是没来由的。
简书里有位作者,叫“去年的茶”,那段时间被简友们炒的很火,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他的文章都很长,但我还是耐心地读完了。他的行文风格是我所喜欢的。因为推崇这位作者,所以我特意加了他的公众号,多少了解一些他的日常。他说他每年的阅读量在100本左右,大多时间都在阅读积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家写的作品还不错,粉丝量又那么高了。
再来讲下阅读悟性。我为什么说阅读悟性决定写作高度呢?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从我自身而言,虽然读的书不够多,除了这个自身懒惰因素之外,我认为我能将所读的书转化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在这一点上要归功于我自身的悟性。
周围人常说,我是一个有灵性有慧根的姑娘。不谦虚的讲,我确实悟性高,想法也多。
写作方面,虽然我的语言措辞通俗朴实,不够吸引读者,但是我在文章中所阐述的某些思想观点还是特别的。我所有的文章,即使难登大雅之堂,也不至于烂大街。在写作方面,我更倾向于阐述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当搬运工,人云亦云。毕竟,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脑子不用来思考,难道放着生锈吗?
所以,当我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我个人的思想观点,再将其适当的融入在我写的文章里,我认为这就是一种高度。
也会有这样一种人,长期看书,阅读量非常高,但是你问他在书里看到了什么,他却张个大嘴巴,看似读了很多书,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这种情况,我认为第一跟读书方法有关,第二是跟悟性有关。在读书方法和悟性方面,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方法可以模仿学习,但是悟性这东西,有一半是天生的,一半还得归于个人修养和意识。没有那种自觉培养悟性的意识,再高明的老师,即使天天苦口婆心的讲,也难将我们培养出来。
所以我们不但要增加阅读数量,也要提高阅读悟性,这两点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
以上,便是我对于阅读与写作上的一些浅薄看法。不管阅读还是写作,情怀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必要具备的素养之一。
如有不对处,敬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