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六月的大地充满了不舍,金色的阳光洒在偌大的校园里,洒在碧绿的草坪上,洒在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脸上。这一刻,深蓝的天空、橙色的教学楼、孩子们明媚的笑脸和美妙的歌声被永久收录进了学校的时光机,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了。这一瞬间,一年中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时光仿佛回到了九个多月前……
去年八月底学校刚开学,沉寂了一个假期的学校突然被各种生机勃勃的声音唤醒了,刚带完初三的我心想着终于可以带初一了,可以不用那么累了,一想到这里就莫名地兴奋,因为我已经连续带了两年初三,连续两年披星戴月的初三教学生活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正在我暗自庆幸地时候接到通知:由于九二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就要请产假,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一开始就要换掉,以便让学生提前适应。结果,这个“光荣的使命”又落在了我的肩上,在我无奈的同时又倍感压力与挑战,虽然教了几年初三,但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眠,于是就开始描绘我理想中的班级蓝图……
第二天,也就是学生报到的那天,我穿着一件靓丽的红色短上衣搭配黑色工装裤,脚踩小白鞋,自信大方、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走进九二班的教室,在学生们惊讶与欣喜、失望与不舍、惶恐与期待中,我开启了自我介绍。从此便拉开了我和孩子们从“相杀”到“相知”再到“相爱”的序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任何一条路的开头总是艰难而又孤独的。无论我勾勒了多么美好的愿景,学生们似乎很不买账,他们在周记中反复写道原来的班主任如何慈祥、对他们多么好,他们非常怀念带了他们两年的班主任,并且总在追忆以前的时光,慨叹现在的一切,甚至于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我的排斥。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总让我如鲠在喉,但一想到与他们相处了两年的非常熟悉的班主任突然换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是很正常的现象时,我就打算包容这一切怨言,用润物细无声的爱去感化他们。
于是我说:“孩子们,你们深切怀念以前的班主任,表达对她的爱,说明你们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我为你们的这种行为点赞,我也希望你们能将这种口头上的爱化为实际行动,生活中多去帮帮以前的班主任,她现在生活不便,有的时候需要你们帮忙,所以你们要让她感受到你们带给她的温暖”。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带头去帮助那个老师,孩子们将一切看在眼里,就这样,在我亲力亲为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消除了隔在我们之间的屏障,我们也就从“相杀”走到了“相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于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来说,真是既当爹来又当妈,初三的班主任尤甚,对于初中生而言,管理之任较之于教学之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而这过程又是复杂而艰辛的,因我所处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又要复杂许多。我甚至自嘲道:别人每逢佳节胖三斤,我是每逢初三瘦十斤。
当孩子们不再对我充满敌意的时候,面对班级里的一些积弊我开始“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着手处理班级里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首先建起了一支强大的班委团队,在锻炼他们的同时也减轻了我的工作量;其次深入到每个宿舍去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爱好、优缺点、家庭情况及心理状态,了解了这些后,以后我每次安排任务总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并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里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生活中的重视和班级的需要又敦促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赶学比超,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最后,通过举行一系列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譬如:诗歌朗诵大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元旦联欢晚会、师生才艺联谊会等等,每一次活动都能让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更能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不到一年的相处,孩子们彻底懂得了我的良苦用心、深情地接纳了我,并接受了我的一切教导。从“相知”到“相爱”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是我“衣带渐宽”和“人憔悴”的付出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山重水复之时,只要坚持住,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毕业时,带走的不应只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更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毕业这一天,学生们纷纷表达对我的依依不舍,此时他们才发现,我已经深深地印到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了。孩子们告诉我,虽然只有一年,甚至不满一年,但我却是他们初中阶段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老师,因为我让他们懂得了自尊、自爱,让他们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当我听到这句话,所有的苦痛烟消云散,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何等的令人欣慰呀!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广播里的歌声依旧飘扬在学校上空,蓝白相间的校服却夹带着行李,不舍地走出了校园,消失在了我模糊的视线里。此时,我默念着那句我们的班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孩子们,感谢你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老师破茧成蝶的过程,我们在彼此成就对方,好的教育不就应该这样吗?愿你们在中考中金榜题名,愿你们不负韶华,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写于2019年6月2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