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总是练不好字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如何写一手漂亮的字,网上有无数的方法技巧。然而很多人按图索骥,依旧效果甚微。最终不了了之。何故?
窃以为,许多人写不好字,不是因为写字的技巧如何高深。而是缺少专注。

诚然,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做成功过无数的事情,也并没有多专注地去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很多生活琐事,本身没有多大的技巧难度和思维深度,不需很专注就可以完成。比如,煮一个鸡蛋,或摘抄一首诗等。
二是生活中的很多事,只需要一个完成度,并不需要追求一个高层次。比如,做一个西红柿炒蛋,只要能吃就好,一般人就满足了。
但如果你要把西红柿炒鸡蛋做得色香味俱佳,就需要专注地学习技巧、观察火候、掌控节奏等。如果你想要每一次做出的西红柿炒蛋都色香味俱佳,那就得长期地专注练习,直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了然于心。
写字也是如此。我们平常写字只是在追求一个完成度,并没有追求高层次。但想把字写好,则非专注不可达到。
因此说,专注是成为优秀的必备品质。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比我们优秀,那一定是他在那个方面的专注度比我们高。

2、怎么样练字才称为专注?
经常有人说,我每天都在临帖啊。每天临两页,都练了两三个月了,却一点长进没有。
怎么练的呢?就是把字帖摆在旁边,照着写了一个字。发现很丑,没有字贴上漂亮。于是又照着写第二个字,结果呢,还是丑。就这样一直照着写,也一直丑。
这不叫专注,这叫完成度。完成度很高,专注度很低。就像天天都做西红柿炒蛋,但没有专注过,天天都只是个普通水平,没有一次接近色香味俱佳。
什么叫专注呢?
把帖摆在旁边,照着写一个字,发现很丑。这时就要停下来。把你的字和帖上的字放在一起比对,仔细观察究竟哪里不同?
这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通过不断研究,我们就会逐渐明白和掌握字的规律,也就是所谓技巧。

3、从哪几个方面观察比较呢?
先不管笔画是否精致,直接看结构。结构上也先不管整体大小和形态,那是一个笼统的印象而已。应该直接看一个字的内部笔画安排。
一是看笔画倾斜度,尤其是撇和捺。这个方向性问题可能要练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自己心意,不是两三遍就可以掌握的。比如“亻”,撇的角度要对。一般情况下,撇捺约45度。当然不会绝对精确(实际上,绝对精确反而不好,每一个字都绝对精确就会导致审美疲劳)。
二是看笔画比例。通常字帖中讲的是笔画长短,实际上应该是笔画之间的比例。还是以“亻”为例。撇与竖的大致比例,在2:3和1:1之间。
三是看笔画连接位置。比如“亻”,竖约在撇的中点处。
四是看相同笔画之间的间距。同笔画间距要均匀。有人仍然会困惑,间距除了均匀之外,要隔多远才合适呢?这一点实际上应该与第二点结合应用,就不会出现间距远近问题了。关于这个间距均匀,后面再来写一篇字的视觉审美再讲,应该是布白均匀才对。
五是对于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要看结构之间的间距。不能过近或过远。

4、我的看法。
练字要先练结构。怎么练?上面讲的就是。为什么要先练结构呢?
经常讲“字如其人”。一个字就和一个人一样,字的结构就如人的身材,笔画就如身体各部位的精致程度。身材有了,就绝对不会丑了。纵然皮肤没那么光滑细腻,五官不那么精致,整个人也不会差。
当然,器官精致一些就会更完美。实际上在练字过程中,结构与笔画往往同时在练。因为练字本来就很枯燥啊。练结构时间长了,就感觉厌倦和疲累,这时就练笔画啊。
另外,不要每天练一大篇。每天花半小时到一小时练一两个字就好,反复练。当然,练累了,写一段也没关系。前提是必须练单字。
有人问,单字练多久?这个没有绝对标准,而是直到你达到范字标准并且背下来为止。
实际上,练字也是个死记硬背的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