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鞅:世人皆知我受极刑而死,又有几人懂我鸿鹄之志

商鞅:世人皆知我受极刑而死,又有几人懂我鸿鹄之志

作者: 云朵知我意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2:39 被阅读0次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句话写尽了老秦人的性情,也让老秦人,在纷乱的战国时代得以延续。

秦孝公死后,为商鞅留下了诸多后手,防止在自己死后,商鞅不得善终。

(1)命令商於县令,在商君封地建造城池——完全坚固,易守难攻的城池;

(2)留下王书,证明商君封地的一万精兵完全归商鞅合法所有,保证商鞅的生命安全;

(3)临终前嘱托商鞅,如果太子可扶则扶,不可扶则自立为秦王。

这一系列举动,都是君臣情谊的见证,相比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可是太见诚意了。可是秦孝公没想到,自己的一切都是多余,也是商鞅覆灭的“罪证”。

秦孝公不懂,即使他准备的如此周全,商鞅也不会接受,因为他不想自己亲手扶起的秦国,丧失在自己手中,所以他把一切都安顿好之后,“伏法”了。

换个角度想秦孝公的一切做法,他也许明知道商鞅不会这么做,但他的这些手段,都是促成新君稳定朝局的手法,如果这么想来,秦孝公的心思可谓是相当深沉了。

可是我们都不是他,也无从得知他最真实的想法。

商鞅在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时,不知会不会后悔,虽然秦国繁盛,可是他却不得善终。

商鞅本名卫鞅,他在完成兵家学业之后,主动修习法家知识。几年过去,学业有成,辞别老师,进入了纷乱的战国,想要找一个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建立一个完全法制的国家 。

卫鞅首先来到的,便是在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魏国。他在这里得到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赏识。当时公叔痤让他在丞相府里做了中庶子。

卫鞅得以熟悉国事,本来他以为自己在魏国可以一展抱负,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五年,五年之后,公叔痤在临死前,向魏王举荐卫鞅,魏王却没有听从。

卫鞅在丞相去世后,就很苦恼,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一个国家才可以实现抱负,在魏国的酒馆,遇到了秦国百里老人,给卫鞅指了一条明路,让他去秦国。

卫鞅拿不定主意,在那个时代,山东六国卑秦,就连游学士子都很少入秦国,商鞅也没有去过,也是在观望状态。

一段时间过后,秦国发来求贤令,商鞅看到求贤令后,下定决心去一展抱负,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到秦国。

卫鞅从小道入秦,看到老秦人,衣不蔽体,骨瘦岭寻,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见到秦孝公后,得知秦孝公的变法决心,放开手脚,君臣一心,最终改变秦国的落后局面。

新军初成,便在卫鞅的率领下,一举收复被魏国占领的土地,而卫鞅也得到了商於在内十三个县的领地——商郡。从此卫鞅变为商鞅。

为了大义可以牺牲性命的,为鞅而已!

相关文章

  • 商鞅:世人皆知我受极刑而死,又有几人懂我鸿鹄之志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句话写尽了老秦人的性情,也让老秦人,在纷乱的战国时代得以延续。 秦孝公死后,为商鞅留下了...

  • 2019-02-21

    世人皆知摩天轮的欢愉,又有几人懂你的恐惧和悲伤?

  • 梦呓.

    理想,人皆有之,达到理想又有几人. 为此,粉身碎骨,又有几人做到. 破而后立,人皆懂之,又有几人肯先破. 我既是常...

  • 繁华落寞

    世事无常,在这无几的时光里又能遇几人与之一起煮茶论道,又有几人愿意与余看繁华落幕,共赏那一场烟火。世人皆知功成名就...

  • 几人懂我

    清风可以不识我, 但不可离我远去。 明月可以不皎洁, 但能证明几人望。 船在江上漂了许久, 最终还是一人归往。 没...

  • 《又有几人念我》

    佛陀在世间,为人们念诵了一辈子,在他百岁后的某日,他独身一人远游,依心而走。 他走了很长一段路,点化...

  • 世人皆知我,皆不知我

    ——《阮玲玉》随感 《阮玲玉》够长。 影片虚实交错,将纪实与拍摄混杂交织,为我们尽力还原那个民国曾红极一时的...

  • 索引优化-世人皆知Mysql,谁人懂我MongoDB

    查看执行计划 索引优化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的话题,作为NoSQL的MongoDB也不例外。Mysql中通过expla...

  • 天堂在拐角

    世人皆知有一种火红色的花,盛开在地狱;又有几人知晓,有一种洁白无瑕的花,绽放于天堂;红花与白花比邻,通往...

  • 世人皆知林徽因,几人识其伟丈夫

    梁思成这个名字,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存在。 不如其父梁启超有名,没有其妻林徽因广为人知,甚至知名度还比不上其情敌徐志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鞅:世人皆知我受极刑而死,又有几人懂我鸿鹄之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ob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