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帮着晋文公把周襄王送回国都,这件事对秦晋两国都有好处,尤其是对于晋国更是收获满满。尤其是对于刚上位的晋文公来说,他在国内的声望顿时如日中天,有利于他迅速掌握晋国所有权柄。
经此一役之后晋国形势一片大好,西边的老丈人对他也挺照顾,也就不用在秦国那边牵扯太多精力了。
于是晋文公的目光就投向了周边的各个小国家,当年流浪时受到的侮辱,他可是一点都没忘记,小本本上记得可详细了。
什么曹国、卫国、郑国就要跟着倒霉了。打瞌睡有人送枕头,楚国人看宋国不顺眼了,要去跟宋国干仗,宋国当年对晋文公礼遇有加,于是就求到晋国这里了。
晋国国内一番分析之后,恩曹国跟卫国和楚国的关系好,我要是去揍他们,楚国肯定就没机会打宋国了。这正是一箭双雕的事,既能报宋国知遇之恩,又能报曹卫两国侮辱的一箭之仇。也就是这三个国家太小没啥影响力,要不然后世流传的就不是围魏救赵的典故了。
楚国有人对这事很是生气,很是不服气,重整旗鼓直接跟晋文公对垒。晋文公按照之前跟楚王的约定,退避三舍之后还是将楚军给击溃了。
就因为这事,周天子承认了晋国为霸主。
此时志得意满的晋文公,环顾宇内,还有一颗刺没有拔掉,那就是曾经对自己无理的郑国。虽然此时晋郑还有盟约,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一纸盟约哪有报仇来的痛快。
晋文公又癫癫的跑去找秦穆公,老岳父你看这个郑国就不是个东西,当年我伦落江湖的时候,他们不把我当回事,还侮辱我,前两年我们跟楚国闹不愉快时他们还帮助楚国。现在我打算报仇,但是这个郑国也算是个中等国家,要拿下来有点吃力,要不你帮帮我?
秦穆公踌躇片刻就答应了下来,毕竟大秦要想发展必然要东进,不可能一直龟缩在西部边陲跟一群野人为伍啊。要是能帮助女婿拿下郑国,自己和自己的秦国也能在世界舞台上露露脸啊。
于是这翁婿二人就带领大军浩浩荡荡来的郑国家门口,郑国国君一看,这咋整。要是单纯的晋国来犯还好说,大不了去抱一下楚国大腿,这下子两家一起来了,楚国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郑国一下子得罪两个大国啊。
这事最终还是被郑国给解决了,而且没费一兵一卒。在秦本纪、晋世家、郑世家中记载都差不多。就是说郑国派了最强嘴炮说服了秦穆公,让秦穆公一言不发的撤走了大军,晋文公看秦军撤了自己一时半会也讨不到好处也就放了郑国一马。
看到这里的时候莫名的就有点熟悉的赶紧,后来赶紧去查了一下其他资料,原来这件事就是《左传》上那篇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这事又过了两年之后,一代霸主晋文公死了,也许他心中留有无法磨灭耻辱吧。也是这一年郑国的国君也死了,有一个门卫跑去告诉秦国人,现在郑国空虚,秦国人现在可以乘虚而入,我可以当带路党。
秦穆公一听这话,立马就心动了,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是本着集思广益的原则,他还是询问了一下身边的大臣。结果蹇叔和百里傒都不同意对郑国用兵,秦穆公用白眼撇了两个老头一眼,你们俩老家伙懂啥军国大事啊,我意已决马上出兵。
由此可见就算是以秦穆公的智慧,也有被利益蒙住心智的时候。所谓一代明君,所谓虚心纳谏其实也不过就是面临的利益诱惑不够大而已。没有人能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保持理智,这也算是人性中的弱点吧,自古至今贪官污吏的根源也许就藏在人性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