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外行到专家的秘密

从外行到专家的秘密

作者: 清风徐来_9efe | 来源:发表于2022-08-06 22:56 被阅读0次

        8月3日,听了山东省北镇中学闫希祥老师的报告《做新时代复合型心理教师——元认知干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有一点点感悟,记录如下。

      闫老师开篇便说:“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我是个外行的和尚。”闫老师是北镇中学历史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干预协会会员、元认识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师大区域教育均衡研究中心教练。闫老师半路出家学习心理学,所以自称“外行”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是这个“外行”,最终却成了心理学的专家,北镇中学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有困难找老闫”,不仅北镇中学会找老闫,还有很多单位或个人会请闫老师去做讲座,亦或请教个人问题。

      “外行”如何才能成长为“专家”呢?

      闫老师的报告有两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深入其中学习研究。闫老师自从接触了元认知技术之后,对元认知干预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阅读了元认知技术的相关书籍,根据自己的理解疏理出元认知技术学习能力培养体系,用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其他学习问题的辅导。此外,闫老师还对新时代无法回避的教育环境、当今教育的三座大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知识学习和问题研究是专家养成的基础条件。

        二、身体力行实践。闫老师提到了“当今教育的三座大山”——学生厌学、叛逆,家长无奈、乱为,教师低能、无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的问题也开始多元化、复杂化,“教得好+管得好=好老师”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新时代,面对教育的诸多挑战,部分教师在感到无奈、无力时,可能选择抱怨、牢骚;也有可能选择躺平,而闫老师选择了“升级”“主动作为”,闫老师由教师2.0,升级为6.0,将学到的知识广泛运用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师培训、心理咨询、家教指导、学法指导等多个方面。知识在运用中内化、升华,是专家养成的助推器。

      以上两点是我在闫老师的报告中体会最深的。要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我认为还有一点不可少,那就是兴趣爱好。闫老师的报告没有提到自己对心理学是否感兴趣,但根据我个人的感受,一个人能不断学习,面对困难和挑战,能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没有兴趣爱好恐怕难以持久。所以想要成为专家,还需对自己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探索,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挖掘培养,精耕细作,相信即使不能成为专家,也可以成为能手。

相关文章

  • 从外行到专家的秘密

    8月3日,听了山东省北镇中学闫希祥老师的报告《做新时代复合型心理教师——元认知干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

  • 从入门到专家

    德雷福斯的理论,把专家的成长过程分为五级。 第一级是新手。新手能记住抽象的规则,然后按照规则行事。 第二级是先进的...

  • 如何成为外行眼里的专家

    在这个时代,当一个外行眼中的专家实在太过容易。只需要几把厚脸皮,少许的时间,以及微量的小聪明,你就能够成为一个普通...

  • “专家”的秘密

    “专家”李是老板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某个行业所谓的“专家”。为什么专家要加引号呢?请您继续往下看。 李原来在一家知名...

  • 疯狂的“专家”

    昨天讲到“专家”的秘密。今天“专家”的秘密继续发酵,继而演变成疯狂的“专家”。 是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这个...

  • 《直觉泵》读书笔记04

    通常思考工具: 7、外行做媒 既不“过少解释”,又不“惹恼行家” 当专家与专家对话时,不论他们的研究领域是否相同,...

  • 沐心 Day3《用脑拿订单》阅读打卡

    关键问题 1.本书为什么说“给客户留下专家印象未必是好事”? 从专家到朋友很难,从朋友到专家的影响很容易 2.在《...

  • 从平凡到卓越的秘密

    无论你是谁,想要成为哪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人物,这本书都有你想要的答案。 通往卓越的唯一路径是进行正确、持续、高效的“...

  • 从入门到精通的秘密

    生活中有两种人,牛人和普通人。 我们所仰慕的牛人,总是在某一方面甚至很多方面有特别精湛的技能,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环...

  • 从价值实现到专家之路

    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人为的限制,打破舒适圈,用成长型思维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等,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外行到专家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ov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