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本书的慢慢进入,我似乎也越来越欣喜,真的是一本即实用,又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本书啊。我想今后的岁月中,肯定会反复的阅读这本书,让它常伴左右,至少在我迷茫失措之间,总有股力量在其中。
0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看到这一条的时候,真的内心是有些冲突的,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现实中,我们早已经忘记了知识的本源是什么样子的。常常把知识当作一滩死的东西,作为学生需要做的就只是记住就好了,待到老师需要答案的时候,在自己的脑袋之中,直接提取。于是学习似乎变成了一场记忆比赛,谁的记忆能力强就成为学习中的强者。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历史教学(不知道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之中,是否已经改善),我们学习的历史都是死的东西,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作为学生,只需要记住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了。有一道题目是时常会被问到的:这场起义发起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意义又有什么?作为学生同样不需要自己分析和总结,记住书中的答案既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件事情的评价本身就是主观的,你认为的跟他认为的并不会完全一致,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也是正常不过的。历史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他是活的,它让我们能够思考为什么历史的发展是那样的进程?更大的作用是能够结合我们今天的生活,举一反三,并且对自己的思想有所帮助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因此我想象中的历史课应该是生动又充满各种见解的,它会比一个辩论赛更加精彩,因为它能提出的见解远远高于正反两面,最好是360度五死角的解剖。
因此,知识它从来都是一个【活】的东西,它存在的意义是我们都可以运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于这个手段,来激发本人的思考兴致,从而我们变得更加积极和灵动。这个手段运用的好的结果是,我们的学习之路会变的越来越容易,因为我学习的东西越多,就能发现更多的学习规律。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背道而驰的,我们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觉得困难加重。知识这个时候是存在我们脑海中的一个负担,越来越越多死的知识不能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就变成负担。
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把知识当作一个现成的物品来搬运呢?这就需要在孩子们接触知识之初,就与自己的生活链接在一起。【秋天】这个词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两个字,它是金黄色的落叶,它是那吹过来的秋风,也是树上的果实。当我们的孩子站在自然之中去体会这种变化时,就与秋天产生了链接:与自己有关。
经过恰当的引导,孩子们的脑袋瓜里面就会冒出很多的思维想法,这就是一个生命初步的疑问。可见,孩子们对于跟自己无关的知识时缺乏兴致的,对于别人给予现成的东西也是不喜欢的。他们更喜欢跟自己有关,自己引发的思考时活跃思维和吸引注意力的极佳手段。
我的收获:这篇文章似乎让我以前不太清晰的地方,答疑解惑了一遍。虽然依旧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好在也还是往里面深入一点。老师存在的职责就是需要把这些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避免让同学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
08、关于获取知识
第7点相当于时提出问题,接下来就是来局部的解答这个问题:教师要如何做才能使知识变得活动,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和思考。
课堂之中的积极的回答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表面现象,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乐于跟老师互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要引导同学形成一个思考活动才是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呢?一般来说,思考的前提时有一个疑惑,为了解答这个疑惑,进行的一种智力探究之路,因此,一个老师只要能够成功的引发起同学的疑惑,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至少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并且从可以引发疑问的角度出发,努力寻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到这些可以引发问题的点才能引发后期同学们的疑惑。
第二点:灵活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所讲解的内容,这样才知道面对这群学生的时候,什么是可以讲解的,什么又是适可而止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教师故意隐藏起来,等待同学们自己思考发觉的。等到通过思考之后发现的规律往往会让同学兴奋不已,这是他们通过自己推理得出的结论啊。
第三点:对每一个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非常有把握,哪些掌握的比较透彻,哪些同学又是一知半解,在老师讲解和引导的时候,尽量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同学进行有效的思考练习。
我的理解可能就是一个规则,我们不是之间给学生讲述,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现象的提示,他们之间看似是毫无联系的点式知识,实际上都是指向我们想要同学通过自己思考能推算出的结果。作为老师既要能够寻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还要有足够的知识体系来支撑前面的提示。
这个过程就是作者所强调的【知识获取】,无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看似毫无作为的背后,实际上式在下一盘很高深的棋,他才是课堂之中的导演,引导这同学走向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向之中。
我的收获:这部分的内容,我看到的还算生疏,并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所说的知识获取,知识隐隐约约的看到,这是学生经过主动积极的学习之后才能获取到的东西,教师在这背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获取过来的知识才是我们前面说的活知识。
0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本条目进行到了更深一层次的知识提取过程,即便是我反复看了几遍,还是对作者所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充满着挫败之感。但是还是根据自己所理解有限的东西,整理一下本条的内容。
我想大概是说,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是因为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以一个数学公式为例,学生所掌握的就是公式本身,而这个公式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是完全不之情的,在学生的脑海中,这只是一串抽象的公式,毫无意义。这也跟我们教授知识的方式有关,大概是直接把公式的推导过程写出来,告诉同学在解题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公式。往往得到的结果是,遇到运用情况的变化之后,同学就根本想不到他们之间是可以有联系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顺序逻辑反过来,先不告诉同学任何和抽象公式相关的知识,而是寻找足够多数量的事实,最好是跟我们生活及及相关的事实,通过这些大量的事实现象的思考和提炼,慢慢推理出抽象的公式(最好是同学能够自己推导出),从此之后,这个公式就不是抽象的符号概念,在其背后还有大量的事实依据。
这就把抽象的概念跟具体的事实有效的链接起来,最终同学也就能够灵活运用了,因为他已经能够看到这背后的大量事实。
无论是在数学还是语言的教学之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规律如果只是规律本身,那么对同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本条目只是一个引子,明天的内容会更加的深入讲解如何层层剥茧,让老师看到这背后的原理,容我明天再继续深挖吧!
我的收获:今天的内容使我又想起了小学时候的那位数学老师,昨天我以为之所以他让我们把那些公式背的滚瓜烂熟,我的数学成绩也毫无起色,那是由于他带我们的时间较短的缘故,看到今天觉得内容,我又明白了一些,那些确实需要我们再小学就掌握的基础知识,考死记硬背起到的作用室非常细微的,还需要我们进行知识能量的转化。
需要同学理解抽象公式背后的事实,才能再作业之中做到举一反三。很明显,我的数学老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也为我背诵了那么都的数学公式 ,还是做不出一道数学应用题找到了表面的答案,很又意思。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跟一位高深莫测的老者在聊天,他似乎理解我心中所有的困惑,然后一层层的为我解开答案,每个条目只有一两页的内容,我却明明看到这背后对教师的关心和了解。每次读到豁然开朗之时,总有一丝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过于生涩的教育学知识对于我来说是很难啃的,市面上的流行书籍,往往又有堆砌数字嫌疑。这本书,简单,易懂又处处充满这惊喜
一个假期,一本书,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