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作者: 七海神乐 | 来源:发表于2016-09-13 21:59 被阅读0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越来越方便,那么网络时代引领下的当代人是不是越来越聪明呢?

以下是常年刷微博的人是大脑

*  这就是信息碎片化的陷阱,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量(更何况大部分看过就忘),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观察下在微信里那些给你喂知识的专家们怎么做的。

他们都挺贼的——专注于一个小领域,以热点为关键词,搜索他们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然后通过新的知识结构表达出来。

他们一方面无限度的降低了知识的门槛,其实反而被拉高的是你和他之间的距离。

知识创富时代,内容创业时代——无论你怎么说这个领域的弄潮儿,靠的都是这三个能力:在某个专业领域的专注力;与热点、痛点和经典结合的搜索力;以及重新架构的链接能力。


学习起点

在真实生活中,环境和知识都变化太多——你不可能像学校里一样,系统的学好学完一门知识,然后坐在教室等着不超过知识点的考试。


所以,学习的起点应该是你真实遇到的一个问题:

1.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对话,一直到能清晰的提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这时候,已经解决了一半。

2. 把问题拆分出关键字,然后开始搜索认知资源。

3.  找到你要到资源。


如何能保证让自己思考有体系?


一、有效的方法是,输出引导输入


     输出可以是:写文章、做读书笔记、导图……只有一个要求——你的输出有 结构

“你要先搭好图纸,设计出一个承重结构,然后铺钢筋,最后才放水泥和沙子。”

先建立一个结构,你的知识信息量会自动吸附在结构之上。时间一长,你会成为一个能根据结构链接知识的人。


二、如何

———也就是如何组织内容


* 研究新建构主义的王竹立老师有一个观点——把知识零存整取

第一步,叫做积件式写作,就是用ctrlc加ctrlV的方法,先拼出一篇符合逻辑的文字。

第二步,进入个性化改写阶段,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写出自己的案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侧重点——现在网络上大部分的写作和讲课都是此类。

第三步,创造性重构,在持续的前两步积累下,创造出全新的思路和模型。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动笔从第一步做起——写作不是为了传播,至少为了思考和学习。





相关文章

  • 2018-12-01

    练车杂记

  • 学琴杂记

    学琴杂记 一 很小...

  • 散·杂·笔

    本人的记录分为散记、杂记、笔记。 散记,不分类,随心随记。杂记,分类,记录若干范畴的心得,比如物理。笔记,分类,记...

  • 杂记

    绕园一匝,回家敷面膜。 #杂记#

  • 《個蟹杂记》

    《個蟹杂记》(原名《老蟹杂记》) 作者:個蟹 世弊芳华,待来生,匿毒之护你万世。残袭浑穹。祈欢...

  • 南陵一日游(江前进)

    南陵一日游(杂记) 江前进 前言 ...

  • 关于记笔记的思考

    三种笔记:每日杂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每日杂记,就是把你觉得值得记录,需要记录的东西都收录其中的笔记。需要每天整理...

  • 月读分享•八月

    再忙也给自己留点时间看书/桃夭的杂记

  • 关于如何持续写作:他为什么可以火那么久?

    平时看书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随笔、散文、杂记等,虽然内心一直渴望看点心理学、互联网、散文、随笔、杂记或自传等方面的...

  • 2015-04-23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2015-04-23 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今天决定再尝试一种全新的题材,生活杂记。衣食住行皆生活,于是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xv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