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相关部门领头,各平台主体参与打击自媒体乱象,整治各种标题党,曾经肆虐在你我手机屏幕上的三俗标题党,得到有效遏制。然而,又有一股妖风,静悄悄的刮起来了。
最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叫做《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毫不犹豫点进去看了,刚扫到开头,内心就为之一振,仔细看完后,不禁由衷佩服作者的才华。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叫做“废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一袋泡面,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够了”,这句话仿佛递给我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
正好那段时间,我人在低谷,蓬头垢面,精神萎靡,米缸见底,每天过着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惨绝人寰的日子。那篇文章,从标题到内容,感觉都是为我这种连开一袋泡面,都要把碎末往嘴里倒完的24k纯废柴量身定制的。
我知道,这是一个积怨已久的痛点,就像裹挟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块遮羞布,被这个作者无情的一把给掀掉了。随后,这个话题引爆了网络,各路媒体争相转载。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废掉”体文章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阵废掉你的大风猛烈的刮起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23646/9b5eb32658dfa20e.jpg)
从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开始,进化到一个人开始废掉的4种迹象,5种迹象,N钟迹象,到返祖到2种迹象,某种迹象等。随后,又出现了各种变体版本,最后甚至演变到一种最高境界的版本,那就是一字不差,直接克隆标题,有些作者干脆直接用一字不差的标题进行文章创作,反正标题不像文章内容那样,会惹上抄袭和洗稿的大问题。
过一段时间,这阵风过去了,另一阵大风又刮起来了,从标题为《被花呗毁掉的中国年轻人》的毁掉风,到《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的自律风,再到《年少不懂高晓松,读懂已不再少年》的年少风,自媒体作者整天不是用这阵风毁掉你,就是用那阵风废掉你,纯粹是为了跟风而跟风,为了流量而流量,忘掉了创作的初心。
讲得都是同一个道理,灌输的都是同一碗鸡汤,只是写不同的字数,换几个不同的故事,换一种描述的方式罢了。我欣赏那些初创者,你讲的道理我愿意听,你喂的鸡汤我愿意喝,只要你道理讲的好,你煮的鸡汤味道好。谁操蛋的人生不需要一点温暖,鼓励和正能量呢!但我非常讨厌这种从四面八方刮来的同等级的大风,我光滑的皮肤都被你吹出褶子了,你造吗?
有的朋友会说:你不喜欢,你不看就是了,还要在这费什么口舌?
但问题就在这里,所谓个性化推荐,就是为你定制,推荐你喜欢。上次,我在某个应用上,只是不小心手滑点进了一个标题党写的文章《男人为什么喜欢胸大的妹子》,文章内容有点让人讨厌,因为通篇仅仅只是用文字在描述男人喜欢无脑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听话,单纯。接下来,你就老是给我推荐包邮的鞭子,D杯的罩子,还有促销的套子,你推荐的都是些神马玩意儿?你真的懂我吗?首先我是个男人好吗?其次我是个思想单纯的传统男人好吗?
一块口香糖,越嚼越没味。一杯茶水,越加水越像白开水。个性化推荐在很多时候,不是投我所好,而是对我性骚扰。现在,我只要看见类似跟风标题的文章在我手机屏幕上出现,我一律向下划,划到底如果还有,我就刷新,刷新,再刷新,虽然我没有办法阻止它继续出现。
其实,这种跟风式标题充其量只是作者与作者之间在进行“撞题”,分割流量,不足以拿来跟文章的内容抄袭和洗稿等问题划上等号。只要不触犯明文规定,就不会惹上麻烦,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
于读者而言:如果总是看到相似标题的文章,那么随后每一次类似的文章出现,其点击欲望就会锐减,直到完全无视。
于作者而言:今天再来继续写某些跟风式标题的相关文章,你就会发现阅读量越来越低,有的直接0阅读量。而有的作者,明明内容写的很好,但文章就是无人问津,就是败在了标题跟风上。无它,读者厌烦了罢了。久而久之,打击了自信心,蚕食了创作激情。
有人说过,今天我们听到的道理,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古人说尽了,却依然阻止不了说着相同道理的爆文一篇接一篇的出现。我想,这大概就是文学的魅力,创作的魅力。很多厉害的作者就是有这样的创作能力,能用文字把三千年前的道理和哲学应用在当今这个时代里,刻画在他的文字里,感染在读者的心里。
在写作条件便利的时代,在人人都能执笔进行网上创作的今天,希望我们写作者多一些自主创作,少一些跟风抄袭,哪怕只是一个标题。
今天,在发送这篇文章之前,我把标题输入搜索引擎查看,发现这个标题没人用,我就放心的用了。撞衫没关系,撞题那不行。
(本文由圣先生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