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眼光

作者: 一弯静水流深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17:42 被阅读0次

        星期天早上,送女儿去上兴趣班的路上,隐约看到一个十多年前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师,那时,她才二十五六岁,青春洋溢,现在的她,怎么描述呢?也许她也正在赶时间送孩子上兴趣班,又因为是早晨,她的头发有些蓬乱,很显然出门时,只是顺带手随便披了一件衣服,有些衣冠不整,因为近视的缘故,我并没有看真切她面部表情,但整体看她的状态很颓!我脑海里自然浮现出当年那个她。

        十几年前,她通过考试分配到了一所乡村学校,初来乍到,老教师们对这些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的年轻的高学历的老师特别看重。所以,也少不了从侧面了解这个年轻人。当时了解到的信息包括,她家庭条件较一般人优渥,她上高中时,心气很高,在她卧室的墙上写满了类似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名字,她满心期望自己可以上名校。但或许她对自己的预期太高了,最后希望落空,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师范大学。可能这个落差太大了,她内心一直不能接受,于是,她变得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

      分配工作以后,她精神状态挺好,神采飞扬,一副要干出一番成就的样子。事实也的确如此,她用笔记本电脑备课,上课,她教学英语时,尽量采用全英文教学,村里的孩子眼界开阔了,她们以崇拜的眼神跟在她身后。学校有什么组织活动,例如一次大的教研活动,一场运动会上的解说,她每次都勇于冲在前面……但是,这样的热情只维持了一段时间,她又一次被在她看来落后的教学硬性条件下,学生落后的接受能力挫败,在几次教学检测后,她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于是,归因在外部环境不适合自己充分发挥特长。她开始想办法想要逃离这个在她看来偏远的乡村学校。再后来,因为彼此工作调动,我们再没有见过,今天偶尔遇到她,看得出来,她也没有看清我,所以,我们擦身而过,没有任何交集,叙旧。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唏嘘。其实,这位曾经的同事自身拥有的先天条件非常好,但是,可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被周围的人夸得太多,夸得太高,夸得虚荣,她要么极度自负,要么极度自卑。她以“优秀”两个字绑架了自己,觉得自己只配优秀,一旦目标不能达成,就被挫败感包围,失落不能自拔。记得当时在村里任教时,她一个人住一间宿舍,但是她的宿舍太乱了,进门后无处下脚,可以说,她的其他的能力都被看似还不错的学业成绩抹杀了,除了上学时的好成绩,她的其他生活能力都很弱。该怎么说呢?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责任来自她的父母。她们在女儿小时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培养女儿生存能力时严重缺失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他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女儿一心追求高分数而受不得一点打击的心理,对女儿已经近乎执着的执念不予理会。最后,女儿高考失败后,他们也陷入消极的情绪,依旧没有陪女儿调节心理,让她坦然接受现实,而是互相埋怨,因此,人生很重要的高考转折点成了她一生的心理阴影,或许会跟随她一辈子……

      其实我内心衷心祝愿她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并治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都曾是孩子,或许陪孩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相关文章

  • 旁观眼光

    星期天早上,送女儿去上兴趣班的路上,隐约看到一个十多年前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师,那时,她才二十五六岁,青春洋溢...

  • 日更11-站在远处看自己

    旁观者。 旁观者就是觉察,用第三者的眼光看境遇中的自己。 所谓旁观者清。 比如,看到一些新闻中的明星,对他们处理一...

  • 旁观者的眼光看自己

    有时候,我自己执着一件事情,非需要改变的时候,是一定要找到那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昨天看了一本书,说到互相理解,我...

  • 用旁观者的眼光看自己

    在我们身边有件常见且特别好玩的事儿,那就是每个人都善于评价和指责别人,而当事情与自己有关时却总是如出一辙。...

  • 2019-10-10

    如果时间了以倒流,我宁愿回到儿时自由自在的日子,没有烦恼,没有内心的烦闷,没有世俗的眼光,没有冷眼旁观,没有生活的...

  • 旁观

    与世无争的感觉真好,可这需要付出孤单的代价,这感觉可不好。终于能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观察人们为了所谓的情谊手忙脚乱...

  • 2017-12-04

    人生需要换位思考。为人处世的智慧,需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凡事都用“自己”的角度。这样的眼光往往因为利益的纠结而...

  • 书与笔 引子(2)

    阎王的眼光自然不差,一看到软鞭竟会自行攻击,立刻认了出来:“蛇眼!你从哪找到的?”黑袍人一边在旁观看软鞭...

  • D66

    嗨,xo来咯。 今天我看了很多页,关于米歇尔关于奥巴马的婚前描述,尤其是用旁观者的眼光看他和他妈的相处,特别有趣。...

  • 如何在情绪爆发时退出冲突

    如何在情绪爆发时退出冲突?那种时刻总会设想只身一人站在舞台中央,周遭全是眼光。 当朋友、邻居、亲戚,或老师在一旁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旁观眼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cs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