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班是初中阶段的一班。
九十年代的初中,人员相对来说还算集中,作为一个县城中学,自然是以城里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组成的。初中毕业之后,又相对比较分散,因为毕竟考上高中的不过一半。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就此别过,杳无音信。
初中毕业那天,我是最后离开的。看着同学们或三两成群,或独自离去的背影,一种惆怅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就此别过,终生不再相聚。
2013年春节过后,因着南水北调丰沛尾水导流工程的开展,我居然到了江苏丰县。这一点是有些趣味的。我是正月初七从老家单县到达东营,因为工作调整,正月初九到销售部门报道,于经理首次谈话就明确告知,江苏有个工程开工在即,需要吉营带我马上过去,我顺口问了句,江苏哪里?答曰徐州。我不禁有些暗喜。随之晚上九点左右,我与吉营坐高铁后转车到了丰县。
丰县耀眼的名片即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单县与丰县是山东和江苏两省交界的地方。兜兜转转,我又到了距离老家三十多公里的地方。
感谢天赐良机。
工程开工于二月份,收工于九月份。
大约在五月份吧,工程已然进展顺利,我也有时间联系单县的同学偶尔进行小聚。
先是和西照与陈鹏进行了一次聚会。陈鹏明确表示,老班长你看看还想见见哪些同学,只要是他现在能联系上的,都可以。
后来给我的触动比较大的是,梅琳和冬梅她们两个都在一个小区居住了六七年啦,居然毫不知情。她们两个的孩子居然“一见如故”似的,亲热无比,到最后携手离去。
“一辈子同学三辈亲”,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说着这句老话。
把我们一班的同学尽可能地联系到一起,这是我油然而生的念头,并且越来越强烈。
说干就干。我有些激动,由此开始实施我的计划。
首先还是从我们一班的班底说起,我是班长,团委书记是崇敬,崇敬现在在河北燕郊镇定居。当然是我们各自把自己能联系到的同学的联系方式都集中到一块,我为此专门做了个表格,具体内容为姓名,联系方式,现住地这么简简单单的几项吧。
我的原则是必须通话,这么多年确认无误。
陈鹏和西照当然是负责联系现在在单县老家的同学。他们十二个人一直保持联系,时不时就会聚到一起。很是羡慕人。
如此下来,第一次的表格居然也有二十人之多。看着这样的成绩,我心里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其实上学期间,也有插班进来的,也有转学走的,甚至还有退学的。我估计应该不低于八十个左右的同学吧。
我印象较深的是一个叫做呼香玲的女同学,身材矮小,黑黑廋廋的,几乎不怎么说话,好像是因为家里经济状况有些紧张,无奈退学。她的成绩也是一般情况。当时好像退了就退了,我们都感到惋惜,却也无能为力。
其实我一直把她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寻访对象,可惜时间久远,加上没有任何一个邻村,或者一个乡镇的同学对她留有印象。
当年的一班教室篮球架位置在当年是一排教师居住的平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