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1到10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进一步认识,重点是对数位的理解,即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数值不同。这个内容的学习对后面百以内数,万以内数等更大的整数的认识,乃至小数的认识都很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依据《课标》相关内容要求,需要思考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数量?
2.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数值?
我的思考:
1.在学有关数的认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数量,让抽象的数字不再那么陌生,不再那么生涩。
2.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摆小棒,白小棒是中学生认数开始,在后面学其它数的人士都会用到。在活动中,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摆一摆,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摆,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表示小棒的数量,然后通过对比, 找到最快看出数的摆法。也就是最优的方法,为学生抽象出数的表示方法提供具体的支撑,也为学生用抽象的数表示数量创造条件。
3.教学中借助具体的情境,设计疑难问题,让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同时介绍计数器。
总结:采用看绘本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古人的计数法;操作小棒直观表示数量12,为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量创造机会;辩析两颗珠子是否可以表示11,使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清晰的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凸显对数的抽象和对数的位值制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