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力#
复原力是一个人在经历成长突变时被触发的一种元能力,与生俱来。是个人应对重大负面事件的反应力或反弹力,长远来讲是一种应对创伤、逆境或灾难事件的持续修复力,考验的是韧性以及从逆境中获得力量的能力。
自缢少年的心理困境
近日,少年胡*宇自缢案官方定案,半年来,这个案件被舆论捕风捉影,推波助澜,从扑朔迷离到千回百转,如今终归有了落点。但是,至今还有多少人陷在“社会迫害”的假想敌里走不出来?即便有了“自缢”的结案事实证据,仍然有人试图在案件的字里行间里寻找“反证”的蛛丝马迹。这恰恰反照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成年人心里:凡事对外归因,忽视内在建设。胡同学的离开,最大的意义是释放了“一群孤立无援的孩子”的求救信号,而世人不但忽视信号,甚至曾经试图将信号掐灭
当下,青少年的心理建设与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的认知程度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偏离。成年人认为“你们不至于吧?”,孩子们却回答:“至于,非常的至于”,就像胡同学的随笔一样“如果我离开了,世界会怎么样?”长期压力与失眠的折磨,沮丧和自责占据了内心,所谓“精疲力竭”持续的精神内耗就像被扯到尽头的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回弹力。当很多人认为自己再也回不到正常的人生秩序之后,于是就极端的放弃了生命。
少年的青春期就像一座活跃的火山一样,每爆发一次会地动山摇万劫不复,而当下这个时代的少年火山,异常活跃,集体性活跃,且相互频繁干扰。复原行动著名战略大师、企业咨询师加里·哈默尔所说:“整个世界的加速动荡,已经超出了组织能够进行复原调整的速度。”世界并没有给孩子们缓冲的时间,转眼间就被淹没在动荡的巨轮之下,由此,我们这些所有成年人都是幸存者,算是劫后余生。
启动复原力,走出困境第一步
我们的社会一直倾向于把孩子教育成更容易控制的人,从当局者的角度看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生活遇到困境的时候,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模式和成长经历对于复原力而言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因为家长资自身并不具备复原能力),我们的孩子被过度社会化了,就像企业会过度化的用流程和标准培训员工一样。人的创造性被压抑了,复原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真正能在低谷中触底反弹的人,很少是被教科书带着走向胜利的。孩子也一样,通常被家长教育只能做被允许的事情,但是,当孩子走进成年的那一刻,谁该对他们“不知所措”的人生负责呢?
也有人把复原力理解为逆商的一个分支,总之,一个人遇到人生重大事件之后,要么宕机要么重启,没有中间状态,没有原地崩溃,不是变得更好就是变得更差。
在《三体》地球往事中,杨伟宁递给叶文洁的绝密档案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渐进式与突变式,这里的突变式比如探索外星文明,一经获得突破,对人类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大到一个组织,小到一个个体,失去复原能力的灵魂每天都在应对大大小小的“火山余震”精疲力竭。
生活中的关键性困难并没有写在攻略中,谁也拿不到副本,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随便一个新的阻力都能导致放弃。单单从心理适应的这一关都让一个人筋疲力尽了,更难以集中精力处理问题。人们在遇到复原力障碍时,往往会表现为应激性的情绪失调,社交沟通障碍。这不仅仅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际关系。
让最大利益的种子发芽
知名作家拿破仑-希尔在《思考致富》中说,“每个逆境中都同时存在一颗孕育着同等或者更大好处的种子”。然而,要体验到这种好处,就必须寻找他,并且让他发芽,“让最大利益的种子发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每一个经受过生活突变的,自己并不是生活突变的受害者,专注处理问题。在一个人决定学习复原技能并努力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转变时,复原力就产生了。发展复原力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足够强烈的意愿去开发自己的复原技能。只有自我疏导自我激励人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得利。
每个人独特的复原力应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能使人变得更富有复原力,比如读书,写作,运动,交流,因为复原力必须建立在独有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多角度观察能让一个人在生活的互动中掌握主动权,富有经验和正确的选择能带他的生活走向独立与自由。随着一个人复原力的发展,他就能更快更有效的处理生活中的突变逆境以及重大的挫折。进入良性循环的闭环,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力。一个人保持韧性的能量来自他对健康生活的积极行为和乐观态度。保持对生活的掌控力,从压力之下解脱出来。
成年人能够去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自身的富源能量,带着孩子去选找到那颗强大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