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写作100天】Day 18 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在趁早体系中,独处是最容易产生心流的自我关照。人在形式上更希望彼此陪伴,但在内心深处,始终是独处。能够表达和记录,会让独处的品质变得不同。
独处的悲欢苦乐,和任何状态下的感受一样,会时过境迁,唯有通过表达和分享,会留下诞生时候的原貌,被人看见,让人懂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梳理和呈现,更理解自己,更坚定自信。
在丰富的人生中,其实我们随时都在修行,随处都在休息。旅行是生活的休息,学习是玩耍的休息,散步是久坐的休息,独处是热闹的休息……独处时,更是滋养自己。
生于今世,麻木最易,敏感最难。守着搜索引擎,想不具备钱锺书的渊博都很难,然而惊喜与铭记都会成为奢侈。若是永远可以探囊取物,那便永远两手空空。
于是不妨独处时,也走走不一样的心路。
孤单而又孤单得不够长久的人,最幸福。陈丹青在《局部》中说:“挖着少有人挖的墙根,让墙不再是墙。次要信息的获得,就是审美的主动,就是一种解放。”
比如说到卡帕齐奥,他的全景画是给自己走神用的。“他顾不到跟我们啰嗦,他就只顾自己在那儿东张西望”。
我会在这样的阅读中,感动于陈丹青提到的许多陌生的名字。虽然我还是可能会忘记他们,但相比于炙手可热的主题,“冷门有时候更是一扇门,而热门不过是让我们排队进烤箱。”
与独处时的阅读相比,写作心路更加自由。
既然我是自己的旅行策划师和导游,独处的仪式感更会让人上瘾。当我们在茶香、花香、咖啡香的环绕中,就算周边人声喧哗、诸事繁杂,也会顿觉万物皆美,生活中必须品味的那些苦、那些困顿,都不觉得那么难捱难过了,相反,还能用一种不一样的方法,去呈现和表达,让它成为一种慰藉。
世事无常终究是生命常态,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千言万语不如不语,但长久沉默,也会让人蹉跎。不如把独处当作给自己写信的练习,每一份情意,每一份悲喜,都要早一刻让自己知道;我们此时此刻所经历的,也像人类经历过的无数盛衰世道一样,同样考验人心善恶,人情冷暖,爱的坚贞与强大。
淡极始知花更艳,最爱苦中一点甜,这是独处带给我们的恩赐和礼物。
202207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