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收纳空间风语阁人民广场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07:32 被阅读0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到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我们第一反应是李商隐,李商隐的诗意境唯美、朦胧,每个字都美的令人心醉。

而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却是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那么我们就走近李商隐,细聊李商隐以及聊聊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其实,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在他写这首诗的几天前,他的妻子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朝代的末期,生不逢时,仕途坎坷,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真是憋屈了一辈子。

李商隐出身宦官,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官的,可惜父亲在他 10岁那年去世了,小小年纪的他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后李商隐拜令狐楚为师,在令狐楚悉心指点下,李商隐的骈文进步很快。

李商隐与令狐陶同年赶考,才情一般的令狐陶高中进士,而李商隐却落第了。原因很简单,晚唐科举考试很不公平,朝中无背景的寒士很难脱颖而出。

李商隐当时曾给令狐陶写过一信:“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心情相当失落。后来大概在令狐楚的照应下,李商隐 24 岁中了进士,由于令狐楚是“牛党”中坚人物,李商隐一入仕途便被打上了“牛党分子”的烙印。

命运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才学,便把美丽的女儿许配给李商隐,王氏不仅才貌俱佳,而且性格十分温存,李商隐与王氏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恩爱有加。

但是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议论纷纷,一个“牛党”的学生,居然背叛恩师的提携,忘恩负义成了“李党分子”。

从此,李商隐的仕途蒙上阴影,他经过授官考试,任秘书省校书郎,但由于他背叛师门,不久即被踢出中枢,到地方任县尉,正直的李商隐为替“死囚”减刑,得罪了上司,他因不忍上司的污辱,请了长假。

就在李商隐处境尴尬之际,“李党”中坚人物李德裕当上了宰相,李商隐提拔的好运眼看要来了。

但事不凑巧,李商隐的母亲突然去世,当时官员有“丁忧三年”的规定,李商隐只得返乡,更不凑巧,岳父王茂元也在这时去世了。

李商隐本以为过了三年可以青云直上,但支持“李党”的武宗去世了,唐宣宗一上台,就免去了李德裕宰相职务,还把“李党”人物一齐赶出中枢,又将“牛党”人物一一提拔。

李商隐回皇城是没有希望了,为了糊口,他又开始担任地方官员的幕僚,但这样寄人篱下的处境很憋屈。

李商隐想起了自己少年时要好的同学令狐陶,便写信向令狐陶求援,但令狐陶毫不犹豫拒绝了。

行走各地,在他乡日夜为仕途而奔波劳碌的这些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中贤惠的妻子,所以就在巴蜀时,就在那样一个雨夜,李商隐写下了这首《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归期:指回家的日期。开首点题,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秋池:秋天的池塘。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什么时候。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却话:回头说,追述。

三、四句,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雨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打卡1️⃣0️⃣

    完成啦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无聊的时候,背背古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2017-09-1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20170623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一日一书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mv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