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神奇的书,称它为“学习的革命”都不为过。
借助“影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阐明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乃至思维方式。这也就为什么没有用《影像阅读法》来为书命名的原因吧?
书的结构很好,开篇介绍方法的起源和应用事例,虽是以读者反馈这种很土很安利的形式,但是场景感还是有的;接着概括讲阅读法的五个步骤,穿插进入心流的方法——橘子集中法;之后大篇幅详细阐述“影像阅读法”;最后是应用场景:影像阅读法不单用于阅读,还用于学生的应试学习、商务团队管理、同主题阅读、演讲素材收集、乃至终身学习,场景很丰富,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样做!
印象最深就是“团队式激活”这一实例(p141);另外,我认为这个学习法对于学生应试有重要作用(p121),我突然对于学习方法有了心得,有信心辅导赵展远和闵赫的学习,具体结论后面详述;“同主题阅读”这种方法也可广泛应用到现在的碎片化学习中,以及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重要意义(p127)。
单就“影像阅读法”来讲,主张的是摒弃传统的逐字阅读,采取“扩展视野”,“有目的性的阅读”,“挑选重点阅读”,“反复阅读重点部分”,“列出思维导图”……具体方法采用5步骤: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激活。实际上是按照明确的阅读目的,挑选重点,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重复阅读重点部分,记录……这样一个过程。
拓展开去,我想到了学习的根本这一话题。
文章多次提到“有目的的阅读”“主动阅读”“积极、放松的心态”,这在学习中至关重要。
第一:有目的的阅读(学习)
我上学时就是无目的的学习,无法跳出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学习。只盯着某堂课老师讲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老师呢,也是上来就“翻到课本第**页”,便开始照本宣科,从来不讲脉络,不教学生看目录。导致学生没有全局观,不知道自己所学所处的是哪一阶段,糊里糊涂、浑浑噩噩。
第二:主动阅读(学习)
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经历让我感到:学习是件很苦的事,除少部分优等生,学习主动积极(所谓的“爱学习”),学起来非常轻松以外,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当作任务来完成,学得较费力的吧?另少部分差生更是完全不得要领,学起来吃力得很,甚至厌学。
因为在学校里,学生众多,老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只能照顾大部分人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这样就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而差等生跟不上的情况。为什么知识面广、阅读量大的学生学起来轻松、成绩好?因为他们的扩展力好,就好像“同主题阅读”里涉及的:比如讲到历史上的某个事件,他可以调用有关这个事件的多则轶事及多个角度对此事件的分析,见解自然更加全面独到,且了解轶事很容易对历史产生兴趣(我们上高中时就最爱看历史书的小字部分,也最爱听老师讲历史人物的轶事,由此可见一斑),对事件了解得越深入,就越有兴趣,也更加自信;同理,假如课文中用了鲁迅的某篇文章节选,如果学生读过原著,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写作的历史背景,自然对节选的文章更有见解与心得,理解起来易如反掌。相反,如果没有扩展部分的支持,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仅凭课本上提供的资料,实在是既贫乏又枯燥,还容易不明就里不得章法,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当然学得糊里糊涂又学得累了。
由此想到邻居Leo学校布置的作业,学习德国,就让学生去网上查找有关德国美食的相关介绍,并打印出来;学习交通工具,也让他们自行打印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图片……就是扩展阅读的内容。
因此以后学到诗人李白的诗,就可以带领孩子搜索有关李白生平的介绍、轶事、代表作等,甚至找相关的传记进行“同主题阅读”,这样学习的收获一定比孤立学习要多得多。
就好比我看《权利的游戏》,因这部剧人物繁多、关系复杂,看剧透都是一头雾水,后来遇到陌生的人物名字,我就在百度里搜索此人,以及跟此人有交集的其它相关人物介绍,又以地名和家族名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这样才充分理解了剧情和人物关系。这就是扩展阅读的一种应用吧?
第三:学习兴趣和积极心态
关于这部分,在第二点里也有说明,除了少数优等生(所谓“爱学习”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其实是把学习当做任务来完成的,被动学习的成分较大。
毕业以后我也在不断学习,比如:
兴趣驱动的:服饰搭配、化妆等;
目的驱动的:健身、心理知识、手账用法等等。
都是主动学习,要么就是非常感兴趣的(化妆),要么就是遇到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而系统学习(例如心理课程)。
我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大量泛读,比如:看大量的化妆视频、看搭配师mimu的所有文章,看“壹心理”的所有测试、读“改变自己”的所有文章……收藏、思考、分析、整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在学习化妆时,我是非常放松的,也从未有“我要是学不会怎么办啊”的担忧,更不会有分数的顾虑,反倒学得很透彻。
如果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方法用在应试学习中,一定无往不利。
综上,新学期开始,我准备带闵赫施行新的学习方法:准备、预习、影像阅读、激活、复习。并用电子笔记对书本内容进行扩展,积累素材,相信他一定会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