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佩服晁补之

佩服晁补之

作者: 儒生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10:02 被阅读0次

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过去也不知什么原因,很少读他的词。今年疫情,个把多月窝在家里出不去,只好拿“宋词”来消磨时光。光读读总觉得不很得劲儿,于是就产生了把自己喜欢的词人的最好作品弄个自己闲来能把玩的集子的想法,挑来挑去就挑到了晁补之的《盐角儿·亳社观梅》。

梅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个圣物、洁物,无论是“花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还是“岁寒三友”的松、竹、梅,梅都名列其中,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被赋予了多么高尚的道德地位。我简单地看看《全宋词》,吟咏过梅花的词人数不胜数!当然,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最熟悉的吟咏梅花的词莫过于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因为那是当年高中课本上必背的篇目之一。今天,读读晃补之的《盐角儿·亳社观梅》,感觉这首词的意境也挺高: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直饶:即使,就算,尽管如此之意)

写这首词时,晁补之刚刚从齐州知州被贬为亳州通判,心情当然很不舒服,但是,晃补之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内心志向,相反,其斗志反而是愈挫愈奋。那年春社观梅,他便借歌咏梅花那深入骨中的香艳厅绝和平常的山桃相比,表达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那就是自己志向的奇绝、香彻、疏淡。

一句话,那些平平常常的“山桃”之辈,虽然外表鲜艳“如血”,但这些平常的山桃之辈出岂能与高洁的梅花相比?和梅花“内香在骨、外奇在形”相比,那些平常的山桃之辈仅仅凭借着一时的光鲜而博取别人眼球的行为怕羞也羞死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佩服晁补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ot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