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有记者采访范冰冰,其中有句是这么问的:
“你相信那种嫁入豪门的感情吗?”
范冰冰的回答非常霸气,她说“我没有想嫁入豪门,我就是豪门!” 从此“我就是豪门”成为范爷的标签之一,至今都常被人说道。
不管怎么评价,中国都处于事实上的男权社会当中。能说出这样的话,背后的自信和勇气令人敬佩。
或许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演员俞飞鸿2年前接受采访的视频重新在微博火了起来,一度进入热搜。
采访里,俞飞鸿针对婚姻、感情和性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比如主持人窦文涛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的回答非常睿智:
谈到一个人长时期单身的孤独,她认为如果一个人如果精神世界足够丰富,是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
谈到人“为什么要结婚”,窦文涛有个观点,“觉得结婚就是已经欠人家很多了,人家又想结婚,那就结呗。”
而对这个观点,俞飞鸿的回答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为什么从你们男人的角度,结婚都觉得对女人是一种施舍呢?”
简单一句话,说出了多少中国女性想说又不敢说,亦或不知不觉深受影响的潜规则!
当今的中国,尽管无数女性都打着要“独立自主”的口号,但其实说的话、做的事却依然难以摆脱依附男性的惯性。
前段时间有款谈话节目,蒋方舟和徐静蕾同台。当谈到婚姻的时候,徐静蕾表示“我爱的人爱我就好了,多一个我都觉得累。” 而蒋方舟则说:
即便已经身为中国多少男青年心目中的女神,事业也一直发展良好,可蒋方舟依然认为自己在两性两性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她还说自己心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本质原因还是骨子里认为“被男人所欣赏”对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比之下,俞飞鸿的冷静简直让人惊讶。如果说中国独立女性应该活成什么样子需要寻找样本的话,她就是标准。
01
伪女权和伪独立
因为工作关系,我日常会和大量的年轻人打交道。其实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再有过去那种男权意识,并且发自内心地欣赏独立自主的女性。
但有一种人是几乎所有人都非常讨厌的,那就是伪女权。
所谓的伪女权,就是打着“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两性关系中拒绝履行分工任务,但依靠女性便利该获得的福利却一个都不能少。
曾经有个朋友,跟女朋友快结婚的时候,女方郑重提出要求:结婚后家务一定要两个人共同分担,比如我做菜,那你就要洗碗;我扫地,你就要晾衣服。说这样才是男女平等。
我朋友觉得这样的要求非常合理,再说自己本来就没想过要求所有家务都让对方做,便满口答应了。
但紧接着,对方又说要结婚就要对我负责,一定要先把房子车子买了,否则怎么能保障我婚后的幸福呢?
当说到需要自己付出的时候,她们就会开始强调“男女平等”;可一旦提到自己享受部分的时候,又会开始强调男人的责任和担当。
不得不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女性对“女权”的理解还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02
表面性独立
在中国,其实类似蒋方舟的女性还有很多。不管她们自身多么优秀,骨子里却始终将人生的成就感或多或少和男权社会设定的标准挂钩起来。
比如说,在最好的年纪能够得到男性的欣赏,顺利地把自己嫁出去,才是女人最该做的事情之一。
又比如说,一个女人不管事业做得有多么好,如果不能好好结婚生子,建立家庭,那么她就是失败的。
……
这种舆论大背景其实非常强大,强大到不仅男人这么认为,连很多女人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它作为准则。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想要做一名真正独立的女性是非常艰难的,这意味着你需要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
朋友的议论,同事的非议,家人的压力……,每一项都能让人崩溃。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鸿却说出了下面这样的话:
不要因为孤独而结婚,婚姻解决不了孤独的灵魂。
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应该结婚的年龄。
男性不应该将婚姻当作对女性的施舍。
爱情不应该以婚姻作为唯一标准。
或许正因为她说出了多少女性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才能引发那么多共鸣和点赞吧。
而又还有多少人,只不过停留在表面的“独立”层次呢?
03
强大和“任性”
俞飞鸿的冷静和独立,不是这些年才具备的,她似乎从小开始就具备这样的特质。就像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样:
“我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能长到30岁,因为30岁的女人看起来是一副可以自己做主的样子。”
高考的时候,一开始考上杭州一所大学,却觉得在家人身边还是不够独立,结果复读之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97年拍第一部戏《牵手》,结果就大火,工作满到排不过来。自身觉得不对劲,结果就硬是推掉大部分工作,10年期间只做了2部作品。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她似乎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最主要的是也完全有觉悟为自己的想法去承受相应的代价。
曾经有位读者留言,说自己非常羡慕俞飞鸿的潇洒和独立,但或许也只有像她这么优秀才能如此任性吧?
确实,不是谁都能做到,说复读就复读,结果还考上更好的学校;想做演员,结果就火遍全国;想做导演,结果拍的电影就大受欢迎。
只是如果换个角度看,俞飞鸿之所以如此优秀,不也正因为内心的强大?
不管是毅然退学、出国,还是正火起来的时候急流勇退,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如果不是一直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可以抗住一切压力去坚持,她又怎么可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用结果去推导原因,只不过弱者用来抚慰自己的安慰剂而已。
到今天,俞飞鸿已经40多岁了,却依然活的知性而优雅:
可以说,她活成了中国女性最该有的样子。
只不过,她所承受的,你是否也做好心理准备去承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