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白流派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旅行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意义。作家毕淑敏曾说:“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哲学家培根说:“旅行对青年,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老年人是部分经验。”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大抵旅行就是为了寻找一种久违的感动,不为那终究会到达的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以至于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趁着下午的阳光正好,我从昆明赶火车来到了黑井古镇。刚一下车,那种历史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街道上行人无几,古楼林立,极其贴合了我此行的心境。找了家古色古香的客栈,我便穿着我的民族长衣四处游走了。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我忽的想起了朋友写过的一首打油诗:
一见如故,
眉目成书。
我们久别重逢,
天边有新的月,耳畔有旧的风。
你来的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也正好 ,
春天刚刚到。
晒太阳的是,
阿婆,阿喵,阿狗 。
这样的感慨倒是贴切我们这类伪文艺者,说不上来什么缘由,就是无意间想到的感慨,好似没有这样的感慨,就算不得文艺一般。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在我邂逅过的古镇里,这算得上是最安静祥和的,一砖一瓦都透露出未经商业化的原生态,就这样静静的伫立着,等待中千百年的风霜雨雪和相遇。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繁华,不仅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还供应了全省百分之六十的食盐,现如今只能在古迹和热情的当地人那里,依稀瞥见过往的欣欣向荣、八街九陌。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黑井,自古以产贡盐而闻名,它依山傍江,是一个沉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
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改称“黑井”。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坐在半坡的茶房里看这座小镇,和其它古镇相较,却是多了几分幽古与绵情。穿城而过的龙川江,红砂石铺的汉代马帮道与城中宽不过3尺的街巷相依相偎,鳞次栉比的古建筑让人目不暇接,老太太们打麻将的交谈声不时从山脚传来……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嘚嘚的马蹄声从古道传来,小憩的我从时空中缓缓醒来,此刻我才觉出天已尽黑,华灯已经悄然点缀。飞来寺的钟声响起,我知道会友堂晚饭时间到了,我起了身向巷子深处走去,街道上传来叫卖:黑井古盐、黑井牛干巴现做现卖咯!
邂逅黑井:一见如故,眉目成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