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读书更文800字点赞
向外求佛又拜山,转向内在有转变

向外求佛又拜山,转向内在有转变

作者: 大自然在召唤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04:30 被阅读0次

朋友邀请妈妈去峨嵋山旅游,也是几个有佛教信仰的人,同行拜名山大川,游历世间,也算是一种修行。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就是出去溜达一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让脚下的路走得更远一些,开阔自己的眼界。

这让我想起,妈妈当年来吉林三天之后,与老师接触之后,忽然发起了写随笔的心,一天一篇地写了一百篇。那时候,妈妈把文章写好发给我,我排一下版,修改一下错字,然后我就会发给老师。老师根据妈妈写的文章,拟定了一个课题,《评随笔六篇》,准备妈妈再来吉林的时候,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文章背后的东西。

这种交流成了我们的日常,在文字中,逐渐地学着如何表达自己的思维模式,而这种表达也会提升自己的语言模式,在经历长时间地训练,终究会碰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也是最好的自己。

一个偶然地机会,妈妈跟着朋友去了九华山,老师知道后,说:“拜山是向外的,求师也是向外的,就算是找到了释迦牟尼,他都会说一定要回归到自己的心性上。”

人生是需要向外的追寻之后,有个清醒地认识,一定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在,这才是生生世世需要寻找的方向。向内的追寻是不需要什么媒介,只需要勇敢与真诚,因为面对自己内在的一些东西,自己可能会受不了的,而只有直面自己的丑陋,才是人的真正的勇气所在。

再后来,老师去世了,妈妈就此停下了写文章的笔,她觉得没有了老师,再写下去没有了意义,也没有了动力。短暂地相识,却激发了妈妈的潜能,老师的离去,却停止了妈妈的前行的脚步。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开启了简书之旅,只是为了认识自己,也为了训练自己的表达方式。而在这种模式的激励下,我与家人的交流方式也转变为文字的交流。

妈妈也重新捡起了文字,开始书写自己的日常,后来,就开始了《我的一生》的书写,不仅是对人生过往的回忆,更是对自己当下生活的确认,因为只有在当下的书写中,回忆才会形成文字,内心的稳定与提升也才会以一种直观觉受来得到确认。

在书写中,妈妈的心平和了,在书中,过去的苦闷也会让她再一次流泪,这就是生活中的无奈,在书中,新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那就是全新的自己。

人总是在固化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因为只有固化才会觉得安全,只有熟悉的才不会感觉到危胁。但生命总是在无常地变化着,只有内心越来越确信,接受无常也才会成为一种常识观察。

向外永远不会到达人生的终点,向内才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带着一颗朝圣地心去游览,不舍自己内心的追求,总会在寻觅之中成长的。

相关文章

  • 向外求转向内求

    心态的变化太重要了,只要心态变了,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真的感叹,心态决定行动

  • 求什么

    求神…… 求佛…… 求上帝…… 求祖…… 好像都, 不行…… 那应该, 拜什么…… 如果 求了 都不应 那它们 又...

  • 2022-10-14

    我以为莫向外求,相对的内就是身体,思想。现在又发现,内是身体,思想,世界,宇宙都是内。

  • 内求与外求

    向内求道,向外求术;向内求心;向外求财; 外求之人,求到极致一切皆空;内求之人,所求一切皆在心中;用外求之术修内求...

  • 转个角度 · 海阔天空

    学佛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明事理,让人生活的更轻松、更欢喜。 现在有的人光信佛不学佛,把佛当成神,去求,去拜,这样的...

  • 来此作甚?

    天津大悲院有三块匾:从左到右分给是:“心即是佛”、“来此作甚”、“莫向外求”。 “心即是佛”告诉我们,求佛就是求己...

  • 佛说:莫向外求

    忽然之间就想到了这四个字。一般想到这四个字就自然而有当仁不让、希言自然,气冲斗牛,毕竟都是小说的常用词语。 这四个...

  • 佛曰,莫向外求

    每次来到法喜寺这座千年古寺,看着那黄墙、锦鲤、古树,看着翘起的屋脊和长长的红灯笼,还有古建筑和远山遥相呼应,无一不...

  • 2022-05-21

    探索内在小孩向内求,组内链接探索组员内在小孩向外求

  • 信仰

    信仰是由内而外的,人需知这一点。 当人并不了解何为佛,而去拜佛时,即向外而求。通过膜拜,去寻找佛,是找不到真正的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外求佛又拜山,转向内在有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cy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