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94dec869e338c4af.jpg)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笑 。
1920年,她九岁,他六岁,她嫁到他家做童养媳,还是孩子的她羞羞哒哒的牵起他的手,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原来这一牵竟是一辈子的牵挂。
洞房记得初 相遇,便只合,
长相聚。
1929年春节前夕,在祖母的操持下,18岁的她与15岁的他圆房,她曾以为他们会这样相伴一生一世。
可惜,美好的时光如烟花般转瞬即逝,在他们圆房后的第三天,即大年初二一早,他便告别蜜月中的妻子,跟着部队走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520a2d418d85a0bf.jpg)
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获得胜利,思夫心切的池煜华不远万里,步行五六天终于来到了七里平见到了丈夫,短暂的相聚后,李才莲委婉地说:带着家属干革命多有不便,你还是回老家干支前工作好。
谁曾想,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李才莲再也没有回来过,在夫妻分离的岁月里,池煜华先后送走了公公后母,和丈夫的爱情结晶也在快五岁的时候因病夭折,有人告诉她,李才莲已经死了,她始终铭记丈夫“不要轻信谣言”的告诫,几乎找遍了整个赣南山区,1949年,兴国县城解放了,她连夜跑到县城寻找丈夫,他还给毛主席写过信,毛主席把信转给了全国妇联处理,全国妇联回信说:池煜华同志,您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了”还鼓励她在家好好生产、工作,等李才莲回来看她。
1983 年1月,民政部终于查实李才莲已在1935年2月4日牺牲,年仅21岁。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c2d2bbc6a4c8bf28.jpg)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
君可见夏雨又秋风,有人为你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9b8193c36ab0bb7e.jpg)
李才莲,你可曾知道,在你离开家的那一刻,有个叫池煜华的女子等了你整整七十二年,也许她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久,不知不觉就将青丝等成了白发。
看铁马踏冰河,丝丝缝韶华
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
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
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b9c572f4e81c2b2a.jpg)
只是此时的伊人再也不是曾经面若桃花的模样,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回来是否还认得出你曾搂在怀里的娇妻 。
我明白你不会回来,可是我还是要等 。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c65bec312ca6e3bf.jpg)
1983年2月,池煜华收到了一张烈士证书,但他依然在等着李才莲回来,杉木门从厚实到凹陷,伴随着她等候的身影。 沈从文说过,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无论风雨多大我都会去接你。但更令人感动的是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习惯性的等待。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51a647115ff09ca4.jpg)
李才莲生前曾送给池煜华一个镜子,自从丈夫离家后,每天早晨,池煜华都要在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然后慢慢转身,洗脸,摸索出丈夫留给自己的镜子细细梳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79918237e429588f.jpg)
2005年4月24日池煜 华逝世,享年95岁。经过七十年的岁月,这位老人终于与她的丈夫“团聚”了,后人在她的简介上写着:一位苏区红军高级将领的遗孀,红土地上的望夫石 。
哪一朵花,在这个秋天为你不败
哪一片叶子,在孤零零的枝头为你 坚守,为你雕琢 最后的风景
哪一阵风,有你的温馨,为你,在我不高也不低的地方种植蝴蝶兰的芳香
哪一个日出和日落
你把影子熨成我今生永不凋落的思念
我在秋风里裹紧迟暮的爱情
为你守望,为你阅尽人间沧桑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2550/18d3102fa20d4d62.jpg)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网友评论
小小年纪,就如此才气,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