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上帝以慈悲对待万物。他处置信仰的方式是用理智置其于脑,用恩宠置其于心。
以强力和威胁把信仰灌入头脑和心灵,
不是传输信仰,而是施暴。
那是恐怖而非信仰。
2.我们全部的行为和思想,会根据是否有希望得到永恒的至福而完全换一条路。
除非能看到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并用这个终点调整我们所行的路,否则我们就是在瞎走,没有一步是有理性的。
3.我把无信仰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一种人竭尽全力去弄清楚,另一类人则漠视或根本不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活着。
前者在怀疑中由衷叹息,把这种无法确定视为大不幸,不惜一切努力摆脱不幸,把寻求当作最严肃的大事。
我只同情这一类人。
后者一生都不思考生命的终点,仅仅因为无法在心里找到开悟的光,所以不肯到别处去找,不去一探到底。
4.一切满足都是虚无,转瞬即逝。快乐只是泡影,我们的祸则是永恒的。死亡召之即来,过不了多少年,它终会将把我们变成永远的虚无,或把我们放进永恒的折磨,不可抗拒。两种必然都不乐观。
5.确信永恒生命的人,无疑应该随着越走越近而感到幸福,因为终点是灾祸的终结;而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那是幸福的尽头。
6.同一颗心,对琐事敏感,对大事麻木,我看到了一种怪诞的可怕。这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狂欢、一种超自然的麻木,它仿佛暗示着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在起作用。
人于小处谨慎,于大处随便,真是怪异的颠倒。
7.我目视自己短促的一生被吞没在两个无穷之间,前面是无限的时间,后面也是无限的时间。
我思考(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填充的狭小空间,同样吞没在无垠广袤空间之中。
8.梦幻泡影。感受到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在慢慢消失,是一件可怕的事。
我们和天堂或地狱之间,距离只有一生,而生命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
9.不要从经验中得出结论——“我已知一切”,因为还有无限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当你放下身段,力量便被赐予。
10.在胜负随机、不得不赌、能以有穷博取无穷大的前提下,还不肯押上微不足道的一生,必然是放弃了理性的。
在这条路上,你每走一步都会更加确信你真的会赢,风险几乎为零,而最后你终将明白,自己押中了一种确定和永恒,而你根本没有下任何赌注。
一行精华:
以强力和威胁把信仰灌入头脑和心灵,那是施暴,是恐怖而非信仰。
人于小处谨慎,于大处随便,真是怪异的颠倒。
最后你终将明白,自己押中了一种确定和永恒,而你根本没有下任何赌注。
触动,反思,改变:
帕斯卡认为:信仰只能是个人的选择,就像信哪派哲学只是个人的选择一样。
但从概率学角度来说,人把赌注押在上帝身上,胜算会更大,风险会更小。用理性推导不出神的存在,但用概率论可以推知信仰的必要性。
没有信仰的人其实都是有信仰的,因为这时候,人们朝拜的是自己,自己的思想便是教义,自己的行动便是神旨。
我们必须在“信”和“不信”之间择其一,因为只有不确定最使人痛苦。使人饱受折磨的不是信或不信,而是怀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