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作者: 年伢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2:47 被阅读3305次

蕲春大同何铺小学(又名福和希望小学)地处蕲北山区,大同水库附近。距县城100多公里,小学一共有200来名学生,由于山高路远,学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大同山区

蕲春县实验小学派了8位优秀教师来大同何铺小学支教,我的一位同学就在这支光荣队伍里。经不住老同学的热情邀请,又加上长久以来对支教的钦佩与向往,我选择了欣然同行。

从武汉来到蕲春,和老同学汇合,叙旧的快乐自不必多说。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清晨五点的天边刚露出鱼肚白,初春的空气里还氤氲着凉薄的寒气。

不到一会儿,学校车就到了。接上我们后,从县城出发,和其他几名支教老师一路直奔目的地——大同希望小学。

车行不一会儿就进入山区,盘山公路一路颠簸。同行的老师们里,有两位由于山路崎岖而产生了晕车等不适反应。

我虽不怕晕车,心里却不免五味杂陈。出行前老同学一直在给我打预防针,说支教条件艰苦,又说大山的孩子可爱,又说大山里缺好的老师……

期待,担心,忧虑,兴奋。

望着车外峰岚叠嶂,青山绿水,蓝天碧云。我的思绪忍不住和窗外飞速掠过的云一同飞扬……

车子爬了几次山,拐了几道弯,眼前的景色慢慢澄澈起来,那颗在浮华城市里喧嚣的心,也渐渐沉静了下来。

群山环绕中,一幢幢漂亮的房子掠过,一排红字映入眼帘——"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不知不觉间,车已经进入了大同山区。

何铺希望小学宣

看着眼前漂亮的小洋楼,还有干净的街道,我默默的想大同这里的确真如老同学所言,虽说离县城最远,但年轻人基本都奔赴大城市打工,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国外赚钱了。

山里空空荡荡,行进半里路半个年轻人都见不到,偶尔才能遇到一两个留守的老人或是儿童。

大同希望小学更是路远地偏,根本就没老师愿意去,连个代课的老师也找不着。

大同何铺希望小学

蕲春县实验小学领导十分重视关注大同何铺希望小学的工作,年年下派老师支教这里,无论是从人力还是财力都给予支持。

下车后,从孩子们幸福的笑脸上,我捕捉到了孩子们对社会重视的满满回馈。

刚进校门,就被早早来上学孩子们接了个正着。还没来得及说话,孩子们就笑眯眯的大声喊着"老师好"。

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一路的疲惫,突然一扫而光。那些忐忑不安,那些一路崎岖的颠簸,突然都烟消云散了。

放下行李略作休整后,见到原本晕车不适的老师们都纷纷一声不吭,立刻开始工作,我也不好意思多坐,起身就想去听听老同学的课。

听课前,我听她推荐决定先去找大同希望小学的支教负责人——孙校长说明来意。当找到校长办公室时,看到年轻的校长正在小心冀冀地为一个孩子包扎伤口。

我走进去,轻声地问"孩子咋啦",年轻的校长头也不抬地缓缓回了一句"孩子用订书机时误伤了自已。“

包扎完后,他小声地叮嘱:"以后用订书机小心些"。

看他对孩子不放心的叮嘱和心疼的眼神,像是把学生当成了自家的宝贝。

得到校长准许后返回到同学所在的教室,我忍不住对同学感叹:"孙校长真是细心"。

同学见我提到孙校长,一下子激动起来,她告诉我:孙校长是他们这次支教的领队,在支教过程中他吃的苦太多了。

等到吃过晚饭,同学给我细聊起孙校长支教中那些感人的事。

作为80后的新一代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担子很重。但当领导找他让他带队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毫不推辞就接受了领导的安排。

我听着老同学讲述着孙校长的故事,眼前浮现起了晚上去打水时,在微弱的灯光下孙校长修长的身影。他皮肤白晰,戴着一副深红边框眼镜,遇到他时,他正在和留守住校的孩子亲切交谈。

同住校的学生交谈

我静静地听了一下,原来是孙校长在孩子们上完自习后准备就寝时,过来清点住校孩子的人数。

"孙校长,好辛苦"。我同孙校长笑着打了招呼。"清点的工作不容易啊。"

"是啊,但是总要有人做。学校有一半孩子的家里没人,大人长期打工在外。学校正在基建,怕孩子在基建区、或翻围墙。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孙校长轻轻地回答了。

校内正在基建

和就寝的孩子们道别后,我同孙校长随意聊了两句。充满书卷气的孙校长淡淡讲起家事: 他母亲年轻时因肾病切除了一个肾,前几年又罹患膀胱癌,做了一次大手术。岁月无情,母亲近两年身体更加虚弱了。

说起这些艰难病痛,孙校长他却语气平稳。朦胧的月色下,我虽看不清他的神情,但我能从他平静却充满力量的话语里,感受到他的坚韧不屈,自强不息。

老同学还在向我讲述着孙校长的故事。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本有着大好前程的他,为了照顾母亲,选择了从深圳辞去优越职位,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旁。

又在一个人生的重大十字路口中,毅然决然选择了走上支教的路。

文文气气的年轻校长在我心里瞬间高大起来。

重病的妈妈、幼小的女儿、妊娠6个月的妻子,他全都一肩扛起。

组织的重托,希望小学里每个孩子眼里的期盼,家长们的信任,社会的等待,他都默默承担。

那些沉甸甸的压力,繁杂冗长的文件,一个个压过来——

但他却像是天地间一根压不垮、折不断的青竹。

我来了几天,同孙校长也讲了几次话,但一直觉得他话不太多,有些腼腆。

除了教学任务外,他还肩负了不少行政事务。就单单均衡档案这一项,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它意在建立近几年教师与学生的档案,组织老师讲优质课比赛,还有支教老师示范课,中国教育网络研修等。

目前的档案是他与伊健主任一起长期加夜班做成的。

然而校长的课还排得满满的。

均衡档案

来后的第二天,我正式听了孙校长一堂课,讲的是三年级复式统计表。

课上,他先划了两张单式统计式,让学生们举手发言回答平时喜欢哪种体育运动,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

孙校长给学生讲课

讲完了两张单式统计表,他先指导孩子们自已做个复式统计表。

然后他走下讲台,我看到当他站在一个小孩子旁边,手摸着孩子的头观察着孩子手里的作业时,他会心地笑了一下,年轻帅气的脸庞上显现出一个深深的好看的酒窝。

看学生制合并统计表

他那小小的、细微的动作,还有那抹难得的笑容让我感到无声的震撼。

那一刻,他或是因为孩子做对了题而由衷高兴;

又或是身为一个父亲单纯对孩子的简单的爱。

望着这个家中尚有4岁女儿的父亲,我想他对女儿也许是歉疚的。

去年11月份,孙校长的女儿不慎摔伤,腿骨折2个多月才好。他疼在心里,但却没有为女儿的事请一天假。

他把对女儿的爱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复式统计表",孙校长沉稳的语调打断了我的遐思。

学生认真听课

他的课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式、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我由衷的欣赏。

他的付出是普通老师的好多倍,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和各种行政事务。他还是教师们上山下山的专职司机。

来到孙校长的"卧室",我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的难受。

孙校长卧室

由于学校改建,他把像样的房间都让给了别的老师。自己就在一间空荡的大办公室栖身。

春暖花开时节,睡在办公室里倒也无妨,可去年的冬天却是最寒冷的,更别说山里气温还要比城里低好几度。

屋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屋内空荡冷清,深夜似睡在冰窖里。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孙校长从没叫一声苦。"一位老师这么告诉我。

当我和他聊起此事时,他却摆摆手,"都熬过来了,没什么。"那样风淡云轻,像是在讲述别人的事。

漫步在学校高高低低的山路,我仿佛看到去年深冬里、学校放寒假时,孙校长在深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帮支教中年龄最大、身体不好的王老师搬被子、拎箱子的身影。

孙校长的一切都让人不得不献出十二分的敬佩,然而更令我肃然起敬的,是孙校长低调谦逊的作风。

当我找到他,表达自己想写他的愿望时,他坚决反对,只是在强调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

他说,尽管来时家里困难重重,家里完全丢不开。但最后他还是克服困难,请来岳父、岳母到家里帮忙。一来到山里,看到山里的孩子渴求知识的眼晴。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年轻的校长一再跟我强调,要写的话,应该写伊健主任及其他老师们。

事实上,我也和别的支教老师交流过,深深知道他们不易。

伊健主任是一个非常朴实能干的年青小伙子。

工作之余他常协助年纪大的老师做幻灯片,同孙校长一起加班加点也己是常态。

伊健主任加班

他的夫人——白玉洁老师也跟随丈夫的脚步,主动请缨参与支教,家里3岁的孩子只能交给奶奶负责了。

昨天中午吃饭坐到白老师身边,我问了一句:"白老师,孩子多大?"

"儿子3岁,正发烧,肺炎。"白老师回话时眼里已含着泪水了。

这一刻,我被深深触动了。

谁没有舐犊之爱?

即便这样,这对可敬可佩的夫妻还照样坚守在大山希望小学的孩子身边。

年轻的家长把对孩子们无限的牵挂,化作深深爱意,无私奉献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要我说,正是这些支教的老师们!

有的老师长期受失眠的困扰,有的老师喉咙做了手术,有的老师患胆囊炎。

同我一起上山的年轻老师这两天摔跤受伤了,两个膝盖上包扎着,走路一拐一拐……

但不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坚持在山里给孩子们上课。

支教老师们在山里的课时量惊人的大,每个星期平均每人要上20节课以上。

晚自习

除开课程,还有早、晚自习,同时还要兼顾孩子饮食,管理孩子的就寝。家访更是不能少的。

课间活动

每一位来支教的老师们,真的是从早到晚,劳心劳力,整天时间都泡在希望小学孩子的身上。

他们在这里任劳任怨,小家完全顾不上,把一腔热血全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

写到这里,我内心充满了对老师们的深深敬意。他们放弃了城里的舒适生活,做了一件我们想做却做不到的事,舍弃了小爱,把心中的大爱给了山里的孩子。

我想替大山的孩子谢谢他们,替孩子的父母谢谢他们。

我想替社会谢谢他们,替我们的良心谢谢他们。

我想替这个时代谢谢他们,替所有人谢谢他们。

在学校的这几天,我也同孩子们有交流。

可爱的孩子们,衣着整齐,朴实大方,阳光可爱。

带了学习用品及点心

他们特别愿意同我聊天,在我未来之前,一直在想象大山留守孩子们的状况,他们可能会不太快乐,或是有些怯生?

但是来到大同希望小学,我完全改观了。

有一天,我稍晚一点才去食堂。一个漂亮的小女生笑得可爱,见我就喊周老师好,我摸着她的头,微笑地问她:"宝贝你好,吃了没?"

可爱的小女生

"吃了,周老师。我们班上同学都说你好漂亮哩!"小女生落落大方地、甜甜地对我说。

"宝贝你才漂亮"看着她,我笑眯眯的回应。

于是她又欢快地催促我说"老师快去吃饭"。

我的眼晴突然有些湿润了——这么小小的孩子,竟然就早早懂得了关心大人。

感动之余,心中又涌上了喜悦与欣慰。一是为懂事的孩子高兴,二是为支教老师付出有了回报而感到欣慰。

教书育人是多么重要,支教老师是多么伟大。

我还观察了孩子们的饮食。早餐有鸡蛋面条,或有稀饭、白木耳汤加馒头或油炸慢头。中午有米饭、红萝卜丝、干子烧肉。晚上是米饭、青菜,或是鸡蛋粉。

老师们与学生同一锅吃饭吃菜,亲如家人。

看到这么健康快乐的学生,我每天都在由衷地向支教老师致敬。

支教老师和学生们

他们不光把知识教给了大山的孩子。还替代了父母,把缺失的爱交还给了孩子们。

谁说年轻人不能吃苦?谁说年轻人没有担当?

谁说老年人是社会负担?谁说老年人不能发挥余热?

写到这里,我再次被这些品格高尚的老师们感动了。

他们在孙校长的带领下,不论老少不论男女,不论艰苦不论困难,为了大山的孩子们,再苦、再累、再疼都要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知识。

他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是一个奋勇拼搏的团队、是一个有大爱的团队。

支教老师是光,照亮了希望小学,支教老师是爱,温暖了大山孩子的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DearCathy:一个礼拜后的志愿填报,新闻学将是我的首选,因为真的喜欢记者这个职业
    年伢:@水面清荷 恭喜了,新闻好,也不易,愿你成为 无冕之王。
  • 演讲与写作:好图,好文!这个必须顶!
    既然您已经给我点赞,我赶紧开着我那经典款工农12手扶拖拉机过来捧场。所谓的捧场就是点赞+好评!
    另外,麻烦给我留下三个车位。因为我这个人太高调,讲究排场,所用的专列也比较霸气!
    年伢:@陈权_高级顾问 谢谢喜欢
  • 暖暖阳光520:写得很好,很感动!一切一切,为这种精神和正能量感动……
    年伢:@自己的话 谢谢喜欢
  • dcb697f3071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一篇随访,也象一篇调查报告。题目非常好,题材更不用说,通过到蕲北山区一个叫作何铺的希望小学的亲身体验,反映出中国山区教育的现状,以引起更多的人群把视觉投向山区教育和“支教”这个层面,着实功德无量。文风追求质朴,没有华丽词藻,没有刻意粉饰,都是真情实感。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经历一次心灵洗礼。很触动,很震撼。“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领悟出起码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赞美支教和扎根山区的老师,象苔花一样,虽如米小,但也要象牡丹一样华丽绽放。一层是作者自比,同时也号召更多的人们和作者一样做一朵虽米小却美丽的苔花。👍👍👍
    年伢:@肖北平 谢谢肖哥美评
  • ad4895f874c7:学习了,学习了,大爱无私了,年伢!您仔细观察,娴熟地文彩,太棒太棒!
    年伢:@严秋来 多保重,以后只评、点赞就可,别打赏。
    年伢:@严秋来 谢谢你的美评!
  • d0e7eb512556:@年伢小妹文章写得真棒,当支教老师确实不易,她们默默无闻,用爱心用奉献撑起了许多山里孩子的梦想。赞赞赞👍
    年伢:@红叶_b05c 谢谢喜欢,支教老师的确不容易。
  • 朱桂生朱模班:朱模班为您点赞。
  • d0e7eb512556:年伢的文章写得真棒,当支教老师确实不易。社会不应忘记她们,支教老师默默无闻,用奉献撑起了许多山里孩子的梦想。赞赞赞👍
    年伢:@红叶_b05c 谢谢支持支教老师,谢谢你的大爱
  • 春暖花香_c48e:分享的文章很感激,感动,山里的孩子吧确实不易,我每年,都要回老家大同游山村扫墓,村里的孩子都要坐过渡船到大同镇小学读书,感谢支教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方便,快乐幸福!老师幸苦了!我到游山村就觉得是山路18弯。
    年伢:@春暖花香_c48e 山里的孩子不易,支教老师不易,谢谢
  • d0e7eb512556:社会不应忘记她们,支教老师们默默无闻,用奉献撑起了许多山里孩子的梦想。
    年伢:@红叶_b05c 谢谢你的理解,支教老师不易
  • 8b23564e30af:关心教育,关心留守儿童,关心平困山区,我作为大同人,为此为你点赞
    年伢:@朱修树 我是新州人,在蕲春生活过,现在武汉,对蕲春有感情,也算是老乡,谢谢喜欢
    年伢:@朱修树 谢谢老乡的大爱
    年伢:@朱修树 谢谢老乡的大爱
  • 菱叶满秋塘:支教是一件好事 但看到太多的流于形式 向认真做好支教的老师致敬 向真正关心希望小学的仁人志士致敬
  • 龙梅雪莲:小妹趁着清明节的假期,受她支教的老同学热情邀请,走进了蕲北山区的大同何铺小学,一惯养尊处优的小妹,给她生活和视觉带来了很大变化和帮助,人生道路再多苦,想想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那都不叫苦。我真想有时间去体验一下孩子们是怎样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正如小妹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寓意深刻,令人难忘。
    年伢:@龙梅雪莲 谢谢姐姐美评
  • 豆子草堂:文章写得好!替孩子们感谢支教老师们;替师生们感谢年伢!是年伢的文章引起人们对山区的孩子们和老师们的更多关注、关怀!真的了不起!为此为你点十个赞!!
    年伢:@豆子草堂 谢谢喜欢!
  • 44173a2db40f:写的真不错
    年伢:@周亮_e350 谢谢喜欢
  • 夏未了:内容和文字都很好
    年伢:@夏未了 谢谢喜欢
  • a1ddc83c88a7:爱心呵护苔米小,更趁春风识牡丹
    年伢:@管好_0945 谢谢管哥,管哥信手拈来都是好诗!
  • aEstell:真棒,为支教老师点赞
    年伢:@aEstell 谢谢
  • 920c25acaf35:年伢的文章写得真好!替孩子们感谢这些默默奉献的支教老师;替师生们感谢年伢!是年伢的文章引起人们对山区的孩子们和老师们的更多关注、关怀!
    年伢:@拂晓_ea68 谢谢老师美评
  • f7d45bfb97e1:文章真实,细腻通过一件件事,一幅幅画面,歌颂了支教老师为教育事业,不怕条件坚苦的奋斗精神,对学生像对亲人一样的爱的奉献,生动感人,作者也是个大爱无疆的人,值得点赞
    年伢:@安琦_1f89 你的评论写得太好,你是有文采、有爱心的人。谢谢!
  • b0d7ae52e71b:可爱的支教老师
    年伢:@黄族雨花石_0509 谢谢
  • 老三_77b3:蕲北深山卧学堂,
    崎岖路漫环腰岗,
    少小孩童读书苦,
    师资奇缺穷叮当。
    支教辛苦育书郎,
    校干不易树榜样,
    园丁之歌劲风吹,
    国之栋梁出好将。
    老三_77b3:@年伢 周家出才女多多
    年伢:@老三_77b3 谢谢老师理解支教的不易,老师美诗超赞
  • 1a65928e9a69:@年伢 刚刚一口气读完你的记实散文。不简单,好文章!此文文笔隽永,感情细腻,人物栩栩如生,记实深刻感人。支教的艰辛,老师的奉献,孩子们的纯真……都跃然纸上。写的真好,向支教老师致敬,为作者的真情呐喊,优美而犀利的文笔点赞[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年伢:@斜阳孤村 谢谢姐姐美评!
  • 若初的清明觉知:替孩子们感谢,感谢这些为教育为孩子默默奉献的老师们👍🌺🌺
    年伢:@碎碎妖 谢谢你喜欢,简书平台很大,世界很小,我们有缘
    碎碎妖:@77若初 这里看到你:smile:简书就这么点大吗?:smile:
    年伢:@77若初 是的,支教老师不易。
  • LH来慧:👍👍👍
    年伢:@来慧 谢谢
  • 18ff3868baa2:写出了支教领导的不易,感谢作者的文笔
    年伢:@花开的声音_f28c 谢谢喜欢,支教老师不易,领导更不易!
  • 74ee130a19c7:平实的文字却感人至深,不知不觉眼眶蒙上了一层雾气。
    年伢:@阿绿_4517 谢谢喜欢
  • 百合88:您值得学习!👍
    年伢:@百合88 谢谢喜欢
    龙梅雪莲:@百合88 谢谢你:smile:

本文标题: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i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