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写日记凡人日记遇见
“全民写作”倡议书(征集建议稿)

“全民写作”倡议书(征集建议稿)

作者: 遇知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2:37 被阅读40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2003年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开始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2006年中央多部门联合发文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全民阅读”开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各种读书会如雨后春笋,“全民阅读”如火如荼,知识经济一片繁荣。然而,阅读并不是目的,知识改变命运不等于输入知识改变命运,更重要是输出知识创造价值。构建书香中国,“全民写作”不可或缺。

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  全民写作不欠东风

人们长期误认为写作是文学创作,是作家的职业,门槛比阅读高。其实不然,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书面表达方式。写作甚至不需要识字,写作从来都不是仅限于自己亲自写,可以由别人帮忙。历史上有不少伟大著作都是由别人代笔写成的。孔子的代表作《论语》就是由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慧能不识字却留下了《六祖坛经》,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写作工具也越来越便利,写作的门槛也在进一步降低。当今人们使用电脑和手机,甚至不再需要学习训练输入法,语音输入技术已经成熟,人们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写作,而且可以拍照、录音和摄像,轻松做到图文并茂甚至是影像记录。微博、微信和快手、抖音的流行预示着“全民写作”的时代已经来临。

不动笔墨不读书 写作让阅读升华结晶

阅读只是学习知识的初级手段,真正的学习需要消化、吸收并巩固记忆。而人的忘性很大,人类发明文字取代结绳记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在一百前之前就提出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提倡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一是对容易遗忘的重点难点进行记录备忘,二是对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进行记录备忘。也可以对作者质疑,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民领袖毛泽东就是践行者,每阅读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同时留下海量的读书笔记。早在1917年为好友萧子升的读书笔记《一切入一》做序时雪藏了“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的治学真经。

全民人民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只有小学文化的程度,在他参加工作到牺牲的短短几年间,不光好事做了一火车,还留下9本日记共20多万字,除了做好事的日记,还有相当多的就是读书日记。毛泽东看了《雷锋日记》主人说“这个人懂点哲学”,可见读书做好事加上写日记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雷锋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内存素质。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需要全民写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复古,既要传承更要创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不仅指科技创新,还应该包含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李克强总理提出万众创新。如何实现?纵观所有领域的创新,基本都是源自人们大脑中的灵感。灵感还是创新的灵魂和核心。可以说没有灵感就没有创新。然而灵感的产生却有偶然性,灵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馅饼,可能随机降临在任何人的大脑里。可是灵感又会稍纵即逝,一旦遗忘,很可能永不再来。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群众大脑里产生的灵感是国家创新最大的资源,中国不缺乏灵感,但是太多的人创新无意识任由创新灵感白白流失。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保障机制,激励帮助人们养成记灵感日记的习惯挖掘开发创新资源。日记是灵感的挖掘机,全民写作记灵感日记就是全民就是为国家储备创新资源。

全民写作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据科学家研究推算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大约200万年以来一共存活过的人类总数超过1000亿,然而载入史册的人却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漫长的历史根本没有文字,现存史书的最早不过3000年,所记录的历史也只能是近几千年的历史碎片。史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和编写者的主观意识、能力水平和所掌握的史料所限制,官修史书还会受当时统治者的意志掌控。

完整的历史应当由全人类的个人史所构成。只有全民写作,每个人都记录历史一份历史,哪怕是用日记的形式为自己和所接触的人留下历史。试曾想,一个单位人人有历史,所有人的历史就构成了这个单位的历史!一个国家,全国人民都书写历史,国家的历史才可能是完整的。完整的历史将是所有国民历史聚合的大数据!只有到那时,人民群众才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全民写作,终身写作,人人记录历史,人人都是史官,没有人还敢胡作非为,没有官员敢贪赃枉法,也不再有人能篡改历史!

全民写作以日记为主促进人生发展

写作的形式和体裁有很多,全民写作不应拘泥于形式和体裁。但考虑到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民写作也应重点当服务于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对全民写作的内容应进行研究和引导。美好人生工程多年探索发现,日记是记录人生、认识人生、规划人生、管理人生和成就人生的工具(详见第三次全国日记文化座谈会论文《日记是人生发展的工具》)。其实,日记又是成本和门槛最低的写作形式,故全民写作应当倡导日记为主要形式,写作内容要服务于提升人自己的素质和人生质量为的目的。初步建议如下:

一、成立全民写作研究指导机构或与全民阅读相关机构整合为全民读写机构,要尽快研究制定长期战略,谋划全民写作立法保障,同时科学规划相关活动,严密组织有序开展,切忌短期做秀,半途而废。

二、有奖征集《全民写作宣言》或倡议书,广泛宣传,形成全民写作、终身写作的共识。

三、策划举办全民写作系列活动诸如写作论坛和日记大赛如与企业联动举办日记大赛、灵感日记大赛、口述日记大赛、人物日记大赛、健康日记大赛、安全日记大赛、理财日记大赛、沟通日记大赛……

四、将5月上旬立夏日设为中国日记节或每年随机产生一个普通的日子做为全民写作日(参考高尔基世界一日设想及十万军民同写抗战日记《冀中一日》)

五、各单位创办内部日记出版社、建立写作网络平台,辅助写作者提炼、修改、投稿、分享、出版、发行日记。

六、创办全民日记馆(或人民历史馆)线下网上双平台收藏每个人年度日记精华,争取人人有简介、人人有历史、人人有遗书(遗书是一个人给家庭和社会留下的精神遗产,就算夭折者,家人应当为其留下简介、简史和夭折的教训)。

全民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考虑项目成本、难度、可行性和风险等因素。建议率先启动全民书写人生故事为自己和亲人记录历史。重点是为学前儿童记录母语发展史,实践口述日记玩识字快乐早教项目(详见《口述日记——从牙牙学语开始的家教》)。另可在广大离退休老年人群体全面开展健康养生日记和人生遗书项目的写作活动。

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李明强

2019年2月25日与朱永新老师电话交流新教育写作话题后开始起草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可是多少人不经意就把梦想遗忘;“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可是又有多少人任由创新灵感白白流失;“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可是又有多少人缺乏鞭策,也没有自律方法,实干总是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民写作”倡议书(征集建议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m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