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故事旅行·在路上
零下30度的东北,炕以外的地方都是他乡

零下30度的东北,炕以外的地方都是他乡

作者: 我是东北仁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2:32 被阅读13次

    来到东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一旦开口说话,离开东北时,你就成了拥有东北口声的东北人了!

    但是,当你真正来到在东北这个地界,你就会感受到它的热情,不一会就会让你破马张飞的说起来,唱起来,浪起来,

    甚至坐在那热乎乎炕头上聊起家常……

    寒冬腊月,窗外白雪皑皑,室内温暖如春。

    一家人躺在炕上看电视,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情景,那种幸福与温馨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冬天

    不论是在飘雪的清晨,还是在雪后的黄昏,如果你走进农家小院,

    首先映入眼帘的必是那房顶上或浓重或清幽,或笔直或曲折升起的袅袅炊烟。

    推开外屋的大门,一股混和着柴草味的烟雾和水蒸气就会向你扑面而来。

    定晴细看:灶门中的柴火燃烧得正旺,不时传来噼呖啪啦地响声。

    有时也可能会因为雪天柴湿,初时火并不很旺,待得拉动风箱、勾通风门,一股浓烟喷出之后,被慢慢烘干些的树枝或秸杆就映红了在灶前忙碌的人的脸。

    几分钟之后,灶台上的铁锅有了热度,巧妇们就可以大显身手,或炖或炒或蒸或煮地制作美食了。 

    美食做好了,火炕也就热了。摆上小桌,上炕吃饭。

    原来,做饭的烟从火炕下面走,从另一侧的烟囱出去,也就是说白天做饭火炕也会热。

    如果你冬天体验过火炕,你会知道早晨有人做饭的时候,躺在火炕上睡觉是非常舒服的,等于是“回锅”。

    东北的炕不仅仅是休息的床,也是接待客人的沙发,更是取暖和生活娱乐的场所。

    冬天,妇女们坐在热炕上,手里拿着针线活。

    小孩子们在炕上做着各种游戏。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一家人幸福团圆。

    农闲时节,街坊四临的互相串串门,坐在炕沿上,卷袋旱烟,唠点家长里短。

    更有那脾气相投的亲朋好友,放上炕桌,烫壶老白干,炒两下酒菜,盘腿坐在热炕上,举杯对饮,其乐融融。

    冬天里有客人来串门,主人家迎客进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快快,脱鞋上炕,坐炕头上,热乎热乎……

    一句话,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又让客人一身的寒气一扫而光,马上感觉到了主家的温暖。

    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

    在过去,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就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

    这体现了当时的男权思想,而现在,就随便多了。

    不过,这可惊到了好奇的南方人,他们惊的一瞥的问,老少三代人睡一起,方便吗?

    首先呢,炕很大的,不存在挤的情况,一般都是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睡。

    等孩子大一些了(十二三岁,尤其是女孩)就会加床,有很多家有南炕、北炕,或者睡到另一个屋子里去。

    等孩子们结婚了,一般都另外盖房,单过了。

    接下来,再为南方的朋友解释一下,为什么睡炕要人头朝外(脚对窗)。

    第一,头朝外空间相对开阔,前面和外面都没有什么遮挡,如果头朝内睡觉,一般抬头会是窗户;

    第二,冬天的话晚上窗边的风会很凉,早晨的话室内外温差大,有时窗内还会有雾水(不知道这个词是否准确);

    第三,头朝外睡觉起来下地也会方便一些。

    当然在炕上睡觉朝哪个方向看个人喜好,人多的时候要朝内一个朝外一个并排睡,人少的时候斜着睡都可以。

    但一般没有横着睡的,老人们都说横着躺着不好。

    如今,火炕在城市里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但作为东北文化中的一部分,火炕仍然存在于东北大部分乡村之中。

    淳朴善良的东北人,在今天依然会将炕头留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火炕不仅是记录着东北人每日生活起居的见证者,更是东北文化的传播的独特标签。

    东北大火炕,温暖了一辈又一辈的东北人;它火辣辣的热量,铸成了东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成为东北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零下30度的东北,炕以外的地方都是他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o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