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除了在《影响力》这本书里面探讨的六大影响力放大武器:互惠、承诺和一致、喜好、社会认同、权威、稀缺之外的第七大武器:联盟。
联盟(Unity)的两个概念:being together 和 acting together.
1942年1月,希特勒在柏林的万湖会议上正式发起了全面消灭犹太人的计划。随着轴心国“最终解决方案”的就绪,纳粹官员开始向东京施加压力,要求“解决”在日犹太人。
日本军政府的高级成员起初不知道怎样回应,想听听各方意见,就传召犹太难民派两名领袖去开会,两名获选代表都是受人尊敬的领袖,一个人是拉比摩西·沙提克(Moses Shatzkes),他饱读经文,战前曾是全欧洲最著名的塔木德学者。另一位是拉比希蒙·卡利什(Shimon Kalisch),他年纪更长,对人性有着非凡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个社会心理学家。
两人进入会议室后,和翻译一起站在日本最高统帅部一群大权在握的权贵面前。这些能决定犹太人生死的人,径直问出了两个最致命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盟友纳粹这么仇视你们?我们为什么要站在你们这一边,反对他们?沙提克认为这些问题涉及复杂的历史、宗教和经济事宜,没能立刻做出回答。但卡利什却根据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因为,我们都是亚洲人,跟你们一样。”
太厉害了!把犹太人和日本人作为同一地域的亚洲人和作为纳粹的优雅的“雅利安人”区分开来,形成了联盟,强烈地影响了日本人的立场。最后日本人顶住了纳粹的压力,保护了日本境内犹太人的安全。
这就是技巧娴熟的沟通者借用了being together联盟的力量。可能是同一地域,同一民族或者同一集体,都是有影响对方的因素。
联盟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acting together. 这就像企业积极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和反馈,让人进入了联盟心态,刺激消费者发表建议是一种实现身份统一的机制,消费者感觉跟品牌有了更深的关联。
书的最后跟《影响力》这本书一样,强调了道德观的重要性。作者揭示了这么多可以影响他人的策略方式,不排除有些人会利用这些工具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我们在试图说服他人影响他人之前,都应该做出一个选择: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要不要这么做来获得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