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早晨四五点钟的太阳,有一批人挣扎着脱离甜美的梦乡,准备上工。这批人能够闭着眼穿衣洗漱,并保证用时短速度快。他们收着最少的工资,做最长的工时,为了生计日夜颠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打工人。
市面上有一本名叫«哈佛清晨六点半»的书,也有人在各种社交工具上说什么“你见过五点的天空吗?”。可是,在这个社会是有这样一群人,看着早上五点的骄阳,伴着晚上十点的夜幕,一路走走停停,就这样走了十几个春夏秋冬。
看着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透着刚毅。宽厚的肩膀不仅扛着家庭的责任,也担着对未来的希望。他们吃着别人不能吃下的苦,数着比别人少很多的钱,忍着生活社会带来的压力,活成了曾经自己最厌恶的样子。
当汗水渗透衣衫,依然笑对挫折;当泪水模糊眼眶,依然奋力拼搏;当世俗刺伤内心,依然信心不减。
近来网络上的经典语录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打工人“万事靠自己”的精神为新时代的我们带起锐意进取的风气,但社会对打工人的偏见仍未见消弭。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风风雨雨,他们逆来顺受,任劳任怨,默默劳作。
社会在进步,打工人也在发展。阳光洒满之方寸间,阴影隐匿于阳光下,总有一天打工人会攒满一大筐幸福。
网友评论